旅游服务业高端猎头领导品牌

五十春秋话锦江 百年行尊任仰望——中国旅业巨子暨锦江集团开创领导者任百尊的传奇人生

2024-07-25 14:28:15来源:迈点网
他用自己的儒商情怀和领导智慧,塑造并呈现出“锦江饭店创始领导者”“锦江集团创业奠基者”“锦派事业创新守望者”的中国企业家形象。

纵观任百尊的一生,他的旅宿人生大致可以概括出以下五个重要历史时期:隐蔽战线地下斗争年代(1944-1949);锦江饭店国宾接待服务年代(1951-1966);上海十大饭店宾馆统领发展年代(1977-1984);锦江集团创业崛起年代(1984-1990);锦华饭店管理公司再铸辉煌年代(1990-1997)。任百尊的名字与“锦江”商誉品牌,与锦江饭店、锦江集团的发展历程一脉相承、休戚与共。在任百尊纵横捭阖半个多世纪的饭店餐饮生涯中,他用自己的儒商情怀和领导智慧,塑造并呈现出“锦江饭店创始领导者”“锦江集团创业奠基者”“锦派事业创新守望者”的中国企业家形象,为“日日锦江呈锦样”(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1994年为锦江集团成立十周年题词)的事业蓝图,描绘出灿烂的绚丽篇章。   

1.jpg

锦江集团首任总经理任百尊1987年摄于上海锦江饭店总经理室

任百尊,祖籍江苏宜兴,1920年5月16日生于北京,1997年12月11日卒于上海,享年77岁。任百尊生前历任上海锦江饭店经理、上海市人民政府交际处副处长、上海市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上海市旅游事业管理局副局长、上海锦江(集团)联营公司总经理兼党委副书记、董事长等职。1996年5月正式离休前后,他继续担任上海饭店业协会执行会长,长江国际投资咨询公司和上海锦华饭店管理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直至逝世。任百尊生前曾任中国旅游饭店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饭店业协会会长、沪港经济发展协会副会长。他曾当选为上海市第七届人大代表、市第六届政协委员、市第五届党代会代表等。

一、地下斗争年代(1944-1949):从官宦子弟到隐蔽战线      

任百尊出生于北京,其父信奉“人能知足心常乐,事不求人品自高”的处世哲学,要求子女“正道直行”。

任百尊高祖父任道镕官至山东藩台,历任江西、浙江巡抚;祖父任承沆以进士及第之身在朝廷任职,民国初年在北洋政府供职于“蒙藏院”(类似现国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祖母梅屿辉,祖籍江西南昌,出身大地主家庭。其曾外祖父官至左都御史,外祖父陈以半,号度年,曾任县令,后改办洋务。

任百尊父亲任家丰,号瀛士。幼时随父在日本就读,毕业于北京京师大学堂。曾在中法学堂进修法语。民国初年,考取外交官一职,受当时的国民政府派遣出任驻日本东京使署秘书。1923年调往神户总领事馆任随习领事,1936年调任长崎领事馆领事。次年“七·七芦沟桥事变”,中日两国断交,随驻日领事馆降旗回国。任家丰先生曾著有《中俄外交沿革史》。

任百尊母亲陈景孟,出身于自由气氛较浓的新派家庭。陈景孟在随夫驻日期间,由于国民政府时常拖欠外交官薪水,任母亲手缝制衣服,一切开支厉行节俭。这一家风传承后代,深深影响着任百尊持家、治店的勤俭之道。

任百尊原名百贞,字荫桐,在其“一本堂”家族族谱中系任氏第28代世孙。1925年,年仅5岁的任百尊随父母旅居日本,在日本完成小学、初中学业,进入东京帝国大学预科班学习,精通日语、熟晓英语。抗战爆发后,他随父母抵达香港,考入已迁址香港的广州大学数理系学习,并在那时投身学生进步运动,成为该校学生自治会干事。抗战初期战事危及香港,在举家迁往上海后,任百尊又进入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继续深造学习,于1942年大学本科毕业。刚步入社会的任百尊开始在上海的交通银行总管理处工作,曾担任银行董事秘书兼日语翻译。

任百尊拳拳爱国之心和投身抗日运动的青春足印,《儒商任百尊》一书有详细描述——

“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危机深重的日子里,任百尊加入了抗日的行列。青年任百尊曾有这样一封信写给母亲:‘母亲大人!为儿投身抗日洪流,这是因为儿子不忍自己的血肉之躯沦为囚下奴身,不忍自己的同胞骨肉变得无家可归,不忍自己热爱的中华遭受生灵涂炭。当母亲大人替为儿的安危担忧之时,请母亲想到天下人的安危。在我幼年,您即叮嘱孩儿长大了要像荷花那样无私高洁。近读周敦颐《爱莲说》,知荷:叶能悦目、花能怡性、藕能佐餐、实能入药,儿为荷之彻底奉献精神所感,儿愿以七尺男儿之躯奉献给苦难民众,如荷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母亲的覆函很短,但情真意切,任百尊一直把它珍藏于身边,直至特殊年代被付之于一炬:“为母非不知民族安危之村姑,岂能坐视山河破碎、同胞蒙难?为母知你投身的事业是正义的、为民众的,因此,不仅不阻止你,相反坚定地支持你!为母一生最喜荷花,是因为它纯情、淡泊、无欲、高洁,因为它超凡脱俗,是花中的真君子。现在,既然你从事的事业需要你,那你就像荷花一般地贡献自己吧!”

1944年11月,经中共地下党介绍,任百尊几经碾转抵达苏北益林地区新四军根据地参加革命,在新四军三师敌工部培养安排下担任地下交通。1945年1月,任百尊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任百尊受命回沪,从事隐蔽战线地下工作。在进步人士董竹君女士开设的锦江川菜馆担任经理。在抗战后期,任百尊“组织引导上海的进步青年到解放区投奔革命;他以经济活动为掩护,筹集资金、购买药品送往解放区。1947年率命组建锦华进出口贸易公司,在东南沿海一带进行解放区和国统区之间的贸易。1949年3月,在上海从事联系特情工作,提供经济情报,迎接上海解放”(引自1997年12月11日任百尊遗体告别仪式《任百尊生平》介绍)。 

1.png

图:江苏阜宁县益林镇新四军第三师师部旧址现已辟为纪念馆。

2.png

图:新四军第三师师部纪念馆。

 这段早年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经历给任百尊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以致46年后的1990年11月,任百尊在组建中国第一家轻资产饭店管理公司时,继续沿用“锦华”冠名公司名称——上海锦华饭店管理公司。两次“锦华”公司商号的历史年轮邂逅相遇,折射出1984年诞生的“上海锦江(集团)联营公司”(简称:锦江集团),以及1997年以后,继续以任百尊为理念导师的“锦派”事业文脉溯源......

二、接待服务年代(1951-1966):从国宾馆事到“任老板”名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迎来和平建设时期。任百尊被派往上海市公安局政治保卫部门从事政保工作(1950年2月至1951年4月),后又凭借锦江川菜馆等餐饮企业的特殊工作经历,步入政府交际接待部门,走进锦江饭店,以及国宾接待服务生涯(1951-1986)。

1.昔日川菜馆,今朝国宾馆

“接待国家和各国政要的高级食宿场所”——锦江饭店(现上海锦江饭店锦北楼)重组开业,沿用当年“锦江川菜馆”原厨师及服务人员班底,锦江川菜馆创始人董竹君为锦江饭店董事长。同年4月2日,任百尊被时任上海市长陈毅任命为锦江饭店经理。任百尊身边还有一位副经理应競,他们已在解放前的旅馆餐饮业浸润多年,都是经营饭店餐饮的行家里手。

3.png

图:1951年锦江饭店建筑外貌(前身系1929年建成的华懋公寓),以及锦江俱乐部(前身系1925年建成的德国花园总会,现花园饭店(裙楼)。

4.png

图:1953年3月24日由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锦江饭店营业执照;右图:1951年6月9日锦江饭店在当时报刊上刊登的“正式开幕”广告。

《儒商任百尊》一书,以及来自锦江饭店第一代老职工过仁岳在其回忆录中对锦江饭店成立之初的历史背景作了如下的回忆描述——

“1951年4月2日,上海锦江饭店正式开张。

“位于茂名南路59号的‘锦江’,地处闹市中心。‘锦江’这一字号原系董竹君女士所创。

“锦江饭店是一组掩没在绿树花丛之中的建筑群落。北楼(即华懋公寓)当时专供中央部级以上的领导居留,中楼(即高纳公寓)专供国宾下榻。

“一九五一年五月份锦江饭店正式对外营业,开幕那天,凡是担任临时招待的年轻职员,规定男的一律穿西装,女的一律穿旗袍,而且还要涂脂抹粉。我(过仁岳)风华正茂,西装革履,颇受来宾和同事们的注目。

 “锦江饭店(现锦北楼)一共十五层(通称十三层是不包括底层和屋顶的),底层是大堂和工程部门、咖啡室、理发室、小卖部、服务台(外帐房)等,一楼为办公用房,二至十楼为旅馆,十一、十二、十四楼为餐厅,十一楼是一个豪华型的大餐厅,附带一个有几十张大沙发的休息大厅,十二楼是包房,一般是一房一席,少数房间可安放二席,十四楼是几个小型宴会厅,十五楼屋顶,每逢暑天作为露天夜花园对外开放”。

2.旧时傲骨竹,遒劲迎新风

根据《儒商任百尊》记载,饭店组建伊始,选用“翠竹”作为锦江店徽的缘由——

“在上海锦江饭店十四楼会客室里,挂着一幅《墨竹图》。那竹,影影绰绰,摇摇曳曳。《墨竹图》前的条桌之上,端放着一个盆景翠竹。那竹,蓊蓊郁郁,袅袅娜娜。墙上,遒劲的草书录下了郑板桥的题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他生命史上接触的第一‘竹’,就是传奇侠女董竹君。这位奇女子自小就不愿听凭命运的摆布,为了爱情,只身自沪逃往锦官城。20年后,她返沪开办了锦江茶室和锦江川菜馆。由于像竹一般不畏强暴的顽强性格,遂使她不仅经营红红火火,而且乐善好施,同情革命,她提供自己的锦江作为地下党和进步人士秘密活动的场所;解放后,她又主动向陈毅市长表示,愿意以赎买的方式,将两家“锦江”实现国有化,成立锦江饭店。对于董竹君女士追求光明的举动,任百尊由衷感到饮佩。他决心将‘竹’的风格、精神作为自己的追求”。

1.png

左图是1937年创立“锦江川菜馆”的董竹君女士在“锦江川菜馆”原址(现上海宁海西路31号)的一栋三层小楼前留影;右图1-2是1938年2月4日成立“锦江茶室”时在报刊上刊登的广告及商业报道(图文资料由海派作家肖可霄先生提供)。

3.事无巨细缜,重大事件顺

任百尊隐蔽战线工作经历,促成他养成缜密思考、细致入微的接待服务作风。“大事做精举重若轻,小事做透举轻若重,凡事做细恰到好处”。

“文革”前(1961年4月至1966年5月),任百尊曾任国际饭店、上海大厦和以华侨饭店为接待服务基地的华侨旅行社等单位的经理。期间,任百尊担任上海市人民政府交际处副处长。1976年10月,任百尊重返上海市机管局,曾任和平饭店经理(1976-1977),1977年7月重返锦江饭店任党委书记、经理,1978年8月出任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同时继续兼任锦江饭店党委书记兼经理屈指37年(1951-1986)。   

2.png

图:国际饭店建筑外模。

3.png

图:上海大厦建筑外模。

4.png

图:华侨饭店(现金门大酒店)建筑外模及夜景。

5.png

图:和平饭店建筑外模及夜景。

在长期的服务接待实践中,锦江积累和创造了融汇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诚信服务。例如,察微知著的“十到”服务:人到、眼到、耳到、鼻到、手到、脚到、礼到、心到、神到、脑到。善解人意、体察人心的“一摸、二知、三轻、三到、四快、五勤、六心、六到人”服务:“一摸”,摸清客人生活规律及兴趣习惯;“二知”,知道菜肴特点、烹调过程;“三轻”,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三到”,客到、茶到、毛巾到;“四快”,清洁快、上菜快、反映情况快、解决问题快;“五勤”,勤看、勤听、勤服务、勤分析、勤联系;“六心”,诚心服务、精心服务、贴心服务、热心服务、细心服务、耐心服务;“六有人”,客到有人迎、进房有人引、用餐有人领、生病有人护、困难有人助、客离有人送……

1959年3月仅用21天建成的锦江饭店小礼堂在上海锦江饭店落成。195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3月25-4月1日)、党的“八届七中全会”(4月2日-5日)在“锦江饭店小礼堂”召开。1972年2月27-28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一行下榻锦江饭店,“中美联合公报”在锦江小礼堂内签署,同年“中日联合声明”也在此发表。1998年10月锦江小礼堂重新修建(2006年再次改造)。改造后的锦江饭店小礼堂仍保留外墙红色基调,以符合对社会开放及商务用途。

1959年4月2日这一天,八届七中全会在上海召开,中央领导及各省的省委第一书记共200 多人出席会议。莅会代表住宿在锦江饭店中楼(现“贵宾楼”)。当时正是国家自然灾害时期,国家领导人主动提出不吃猪肉,以素代荤,锦江饭店的食谱每天翻新,但都是素食。

1972年2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在锦江饭店小礼堂签署《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而锦江饭店小礼堂也成为任百尊“文革”时期受到政治迫害,并被羁押北京秦城监狱的厄运开始,以及他重返锦江饭店延续旅宿传奇人生的历史转折点。  

图:以上是1959年在锦江饭店庭园内建设的“小礼堂”内外场景。

图:经过1998年和2006年两次改建后的“小礼堂”内外建筑。

5.png

图:1972年在“锦江饭店小礼堂”签署的“中美联合公报”在当时的《人民日版》上刊登的历史资料。

任百尊在锦江饭店的国宾接待服务水平,几乎受到所有访华下榻锦江饭店国宾的交口称赞。意大利共产党总书记贝林格把任百尊的服务特点归结为:“细心周到、体贴入微。”他抵沪访问时没有多带外衣替换,服务员看到后,趁客人午间宽衣休息的间隙争分夺秒地把外衣整洗熨烫挺括,使它像是从洗衣房拿来的一样。贝林格深为感动,亲自找到任百尊说:“这样细致入微的服务,没有一流管理是达不到的,谢谢你的卓越领导。”

4.色香味形器,洁量质境情

据《儒商任百尊》一书记载了翁义骏作者与任百尊的一段对话——

“问:对饭店来说客房住满了,收入也到顶了。有限的客房是否能作无限的文章?答:您这个问题提得很深。正如您所说,有限的客房能作无限的文章。这无限的文章就是服务。客房,对饭店来说,是作为商品出售的,同时出售的还有服务。客房最能突出中国特色的,还是在于服务,即人的服务。在硬件已定的条件下,饭店服务档次的高低就取决于人的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抓住这一点,我们饭店的客房服务特色体现在五个方面:常规服务、灵活服务、小项服务、关心服务、宣传服务。”

 “问:您能不能谈谈吃的方面,锦江饭店有什么特色?答:中国菜闻名于世,归纳起来不外乎这十个字,即:色、香、味、形、器、洁、量、质、境、情。”

“问:据报道,国外政府间的宴请也很简单,不知您是否可以作一简单介绍?答:好的。日本中曾根首相宴请:烤面包,鸭肉清汤(法国风味),比目鱼卷,特别牛排添黄酱,黄油洋芋,菊苣沙拉,特别杏子冷和点心,咖啡。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宴请:海味拼盘,仔鸡,烤番茄,青豌豆,冰冻柠檬精。英国女王宴清:熟蛋芦笋,烩鸡和鸡肝,炒饭,配菜有胡萝卜,菠菜,甜食为鸡蛋布丁,另有草莓、奶酪”。

任百尊心中对许多领导人的饮食喜好特点了如指掌:

毛泽东主席喜爱辛辣的川菜,不爱偏甜的粤菜。他最爱吃的是小锅用文火焖烧的红烧肉和干烧泥鳅。他喝茅台,很少问津葡萄酒。他抽烟总是先将一支烟掰成两截,然后再点燃半段。他在锦江最好的弹簧舞厅跳慢三和慢四,前几场总由性格开朗、举止大方的姑娘伴舞,而最后一场往往由江青陪跳。

周恩来总理喜欢在书房内独自读书、在卧室内闭目养神、在小径上一人散步。周总理爱吃扬菜水煮干丝、霉干菜烧肉、麻菇豆腐、油炸臭豆腐和砂锅青鱼头。在国宴上,他爱用茅台祝酒.而不喜欢筵席中通常所用的香槟酒。他酒量很好,但通常祝酒只用嘴唇轻碰杯沿。有一次在锦江北楼12楼宴会厅,基辛格问起酒精含量高达62°的茅台是否可燃时,他当场拿过一个小酒杯,斟满茅台,用火柴点燃:一会儿,一簇青幽的火焰燃尽了杯中的茅台。他幽默地对基辛格说,茅台代表中国人的性格:纯净、率真、热烈和执著。每次国宴结束后,他都要任百尊向厨师和餐厅服务员转致谢意;每次重大接待任务完毕,他总要嘱咐任百尊召集包括清洁人员在内的全体接待人员合影留念。

任百尊对陈毅怀有由衷的敬意。锦江饭店成立时,陈毅是上海首任市长,任百尊则是陈毅任命的首任锦江饭店总经理。他最爱吃麻婆豆腐和干烧鲫鱼,但每餐既罢,总要亲自从上衣口袋里掏出钱包说:‘任老板,找服务员给我结帐。’他常常对任百尊说:‘这个国宾馆的一草一木,都是人民的财产。你要当好这个家,就要兢兢业业,俭以养德。我们对外,国宾来了山珍海味,热情接待,是革命的需要;对内,可要对全体人员讲清楚:常在河边走,就要不湿鞋。近水楼台别得月,众目睽睽莫伸手’”!

三、聚力发展年代(1977-1984):从”饭店管理”到“锦江菜系”

1.从事业单位,到企业管理

1981年,任百尊出任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同时扮演包括锦江饭店在内的上海市机管局所属十大饭店宾馆掌门人,引领上海酒店业发展。

在当时上海市机管局体制下的“十大饭店”都面临着如何体制转型和对外经营问题,即作为旅游涉外事业单位的饭店宾馆企业化的行政改革,不再局限于仅接待“四种人”(外宾、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等)的运营管理方式。任百尊一直在考虑如何寻找突破口,在机管局系统内部设置了“企事业管理处”。申江饭店(现扬子精品饭店)从事财务工作的过仁岳编著了一本《饭店企业管理》,引起了任百尊的关注并给予大力支持。

在任百尊的大力支持下,机管局所属饭店宾馆系统以《饭店企业管理》一书为蓝本,先后举办了旅馆服务、食品成本核算、卖品部商品管理等学习班和培训班。一年之内,机管局十大饭店各部门负责人,包括服务科长、食品科长、厨师长、商场部经理等几乎都轮训了一遍,大家感到这对提高大家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确实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锦江菜系立,十大饭店强

 “锦江”作为长江上游成都的河川名称,也成为从锦江川菜馆走向锦江饭店一衣带水的一个时代的符号标志。锦江饭店在历史风云的时代演绎中,也给上海饭店餐饮界带来了在海派文化熏陶下改良诞生“海派川菜”“海派粤菜”的餐饮美食机缘,最后诠升出“锦江菜系”下师出同门的各类特色招牌菜。在《儒商任百尊》是这样描述的:“四十年来,任百尊为国宴、大型豪华宴会配制过数千次风格迥异的宴席。以川、粤菜为主,兼融各家之长的‘锦江菜’蕴含着他对中国博大精深美食观的经典概括。任百尊也由此被我国饭店及餐饮业界推崇为‘中国第一美食家’”。

关于“锦江菜系”,笔者在作陪任百尊宴请的筵席上,屡次听闻还是在机管局年代(1977-1984),在任百尊统领下的十大饭店宾馆系统各菜系的分布与特色:

——锦江饭店、静安宾馆、龙柏饭店等以”四川菜““广东菜”为看家菜系(口味特征:川菜的干烧,红油、怪味、麻辣和粤菜的清淡、鲜香、生猛)并在”海派川菜“的改良创新理念下,通过“免辣减辣”等烹饪手法,研发了更加符合本地人口味的“鱼香肉丝”“麻婆豆腐”等家常菜,以及“锦江烤鸭(片皮)”“水晶虾仁(去壳)”“龙柏香鸭(龙柏树叶围边)”等创新上海菜。

——和平饭店、上海大厦等以“上海菜”“淮扬菜”为招牌菜系(本帮菜的咸中带甜、浓油重酱和淮扬菜的“三原”(原味、原汁、原汤)和精细工艺),“烧葡萄”(和平饭店以青鱼鱼下巴部位做原料的创新菜肴)、“三头一尾”(上海大厦的拆烩鲢鱼头、清炖狮子头、扒猪头、炝虎尾),以及“黄桥烧饼”等都是在本帮菜系或地方风味基础上的创新,并被贴上了“海派本帮菜”“海派淮扬菜”的标签。

——国际饭店等以“北京菜”“山东菜”为代表(京菜的油爆、盐爆和鲁菜的咸鲜口味),尤以:“糟溜鱼片”“葱烤海参””四喜蒸饺“”蝴蝶酥“等特色菜及点心脍炙人口。

——华侨大厦(现金门大酒店)以“福建菜”为主流菜系(口味鲜香、清爽寡淡),其中招牌菜有“佛跳墙”“闽醉排骨”等。

“锦江烤鸭”和“水晶虾仁”是任百尊带领锦江厨师研发推广“锦江菜系”两道最出名的招牌特色菜,并在当时的锦江旗下成员饭店的菜单上必然要呈现的美食佳肴。上述两道“海派新菜”的奥妙之处——在接待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亲王及夫人的“国宴”上,“锦江烤鸭”首创将烤鸭的皮与肉分离而更加香艳脆口;“水晶虾仁”最初在锦江饭店还保留“凤尾虾”的尾巴外壳,但在静安宾馆发扬光大时研发成晶莹剔透、弹性十足的“水晶虾仁”,《儒商任百尊》一书对此也有详尽、细腻的相关描述。西哈努克亲王及夫人1973年在上海豫园九曲桥湖心亭品尝海派特色“雨夹雪”,而后直接促成上海本帮名店绿波廊日后在豫园另辟分店的史话。从1963年3月开始下榻锦江饭店前后8次,他们作为国家元首夫妇也成为任百尊倡导的“热情周到、细腻诚信”锦江国宾服务待客之道的体验者。  

6.png

图:“锦江菜系”的两道招牌特色菜——锦江烤鸭和水晶虾仁。

7.png

图:哈努克亲王及夫人于1973年在上海豫园九曲桥湖心亭品尝海派特色“雨夹雪”(一种点心夹着菜肴的“微型点心”制作手艺)等14道点心时用行草书写的美食菜单。

1982年9月25日,香港船王包玉刚先生假座锦江饭店宴请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经任百尊审定后的地方国宴菜单是:花色冷盘(川味)、八小碟(川味)、清汤宫燕鹌鹑蛋(粤味)、金华凤翅(粤味)、滑炒大虾仁(粤味)、焗蟹斗(西式)、冰灯冰糕(西式)和萝卜丝酥饼(扬点),食谱里流淌出锦江饭店历久弥新“海派川菜”“海派粤菜”的创新与传承特色。

在十大饭店宾馆各家菜系各有所长前提下,在以“上海本帮菜”为菜肴基础的改良创新下,久而久之形成了兼容并蓄的“锦江菜系”。在“锦江菜系”的“特色菜谱”中,集团旗下各家饭店宾馆都会呈现“锦江烤鸭”“水晶虾仁”等特色招牌菜。这为日后锦江集团旗下“锦江菜系”的研发创新,起到了“润物无声,风化于成”的“锚定”效应和“压舱石”作用。

有人称赞锦江集团是‘美食世界’,夸他是‘中国第一美食家’时,任百尊谦逊地说:‘中国第一不敢妄说,美食家不敢妄称,美食世界也不能妄自尊大’”。

四、创新崛起年代(1984-1990):从创新践行到“二十个第一”

1、“上海国宾馆”,走上新征程

 1984年3月15日,上海市锦江联营公司正式成立。上海市政府决定将锦江饭店等十二家涉外饭店和汽车运输公司从机关事务管理局划出,脱离行政体制,实行企业管理。这是中国第一个饭店集团公司,它不是松散联盟式,而是集约控股型。它直接控股、直接领导、直接管理,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经营自立、经济承包。开创了全新的管理模式。   

图:从上到下资料照片:上海饭店业四大集团联营集团公司成立以后,代表其集团旗下旗舰店形象的饭店建筑形象——锦江饭店、华亭宾馆、东湖宾馆、新亚大酒店,以及1988年5月从锦江集团划拨出来成立衡山集团旗下的旗舰酒店——衡山宾馆。

锦江集团成立伊始的“七部一室”除了企业管理部系机管局原企事业管理处班底交接过来并成为集团总部工作人员最多、业务范围最宽(财务、会计、统计、审计、资金、外汇、物资、价格、能源、控购、环保、保险、进出口、投资等)的部门外,其余7个部室都是重新设置,不久又组建了公共关系部和电脑部。任百尊成为日后中国规模最大的旅业集团——锦江集团首任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被称为“新锦江”的一座高楼也在老锦江饭店东侧开工了,续写上海自建酒店的开篇。还有好几家酒店新项目,也都是在1984年开始立项的,包括上海第一家引进国际品牌喜来登全权管理的华亭宾馆,第一家使用国外专业酒店建筑设计图纸建造的静安希尔顿酒店,第一家向外资租赁土地,由日本野村集团投资、大仓集团管理的花园饭店,还有上海锦沧文华大酒店,上海新锦江大酒店,上海龙柏饭店等等,都在这一两年间开工的,整个上海掀起了热火朝天建饭店的热潮。

在15年以后的1999年,锦江与华亭及上海国旅合并重组为新的锦江集团;29年以后的2003年,锦江与新亚两大集团再次合并重组为锦江国际集团;37年以后的2021年,东湖与衡山(1988年5月从锦江集团划分出衡山宾馆等4家饭店组建衡山集团)两大集团合并。从改革开放一路走来的上海饭店业历史上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上述四家联营公司,正式开启锦江与东湖两大集团的“双峰”时代。2024年,锦江国际集团已经成为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酒店管理集团。 

1.png

图:《锦江集团》图册介绍中的集团公司简介。

2.png

图:锦江国际集团及其旗下酒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品牌标志。

3.png

图:40年以后锦江国际集团在其官网主页上的集团介绍内容。 

锦江集团组建伊始以世界地球为轮廓背景的“SS”司标图案,在上世纪90年代中被演绎为“SJJ”的集团标识图案。

关于锦江集团的最初名称——“锦江联营公司”命名的历史缘由,任百尊当年是这样解释的:作为一个集团性企业总要用一个合适的公司名称。锦江饭店因为它的历史背景及行业影响,以及在上海饭店业乃至全国旅游饭店业“地方国宾馆”的特殊地位,上海市委和市政府最终选择“锦江”来命名新诞生的锦江联营公司的名称,另外三家联营公司也是本着上述联营公司命名原则一起应运而生。

2、锦江邮轮、上航飞机与锦江乐园

锦江集团创业初期的主营业务是饭店餐饮业,但任百尊也清醒地认识到:世界上,宾馆业和旅游业总是紧紧相连在一起的。其他环节上各个行业尚未来得及形成社会化协作配套的格局时,锦江不能坐等,要将经营范围延伸到各有关领域中去,最大限度地完善上述双重配套的旅业系统内外的社会化服务。

锦江航运公司及“锦江轮”和上海航空公司,以及锦江乐园等商旅项目是锦江集团在“一业为主、多元化经营”发展方针下,任百尊“源于饭店业、超越饭店业”的大手笔之一。锦江国际集团当下酒店、旅游、客运三大核心主业,以及地产、实业及金融相关基础产业的发展,最初发轫于任百尊主政锦江集团创业崛起阶段(1984-1990)的“海陆空”发展战略构想及其规划蓝图。  

4.png

图:锦江集团发展40年以后支撑饭店业的四大业态:旅游业、交通业及客运物流业图片集锦。

1984年,豪华邮轮“锦江”号首航香港,宣告以一条轮船起家的国内首家地方性航运公司——锦江航运有限公司正式开业,锦江集团遂为该公司参股25%的股东企业(截止1996年底)。“锦江”轮的管理是独树一帜的。航务工作人员由上海海运局派遣,客运工作人员由锦江饭店派出,“锦江”轮总经理金仲华也来自锦江饭店。船上三百多客位,配备中央空调。每间舱房都有独用的卫生设备。船上还有中西餐厅、酒吧、剧场、游泳池、网球场、舞厅、“迷你”高尔夫球场、电子游戏室、棋牌室等豪华游轮的一应设施。“锦江”轮充分发挥了锦江集团的饭店业特色。厨师均来自锦江,餐食是锦江美食,调酒师为客人调制各式美酒,客房服务令人宾至如归,“锦江”轮上同样可以享受到锦江饭店那富有东方人情味的一流服务。

在任百尊的直接指导下,建成了上海市属的初具规模的,拥有一条邮轮、十二条货轮和l,500只集装箱的运输船队,同时在香港合资设立了经营揽货租船代理、租船业务的方兴实业有限公司,经营集装箱租赁业务的通和实业有限公司,经营驳运、装卸业务的满强航运有限公司和从事集装箱航运的Neptune Express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为今后充分利用香港特殊地位开拓国际航运业务,打下了良好基础。

国外办航空公司的经验告诉人们,航空事业不仅资金投入大,而且难度高,条件苛刻,资金运转周期长。有的海外航空公司经营了几十年才开始盈利。这是技术和资金都承担巨大风险的行当。可是任百尊认准了的事,从不回头,在市长汪道涵牵头下,经国家民航总局批准,锦江集团又串股与国内有关单位一起,办起了全国第一家地方经营,独立管理的航空公司——上海航空公司。截止1996年12月31日,在锦江集团“合并资产负债表”上显示其在上海航空公司的投资参股比例为13.89%。

上海航空公司,坚持优质服务,微笑服务,创一流水平,广开客源,逐渐打开了局面。不久,它又痛下决心,淘汰了全部旧飞机,购买了全新的波音飞机,开辟了越来越多的国内航线,扭转了亏损局面。把上航办得更好,让上海的雄鹰飞得更矫健是上航、也是锦江的心愿。

这时的锦江,有了天上飞的、水上行的、陆上跑的,可谓海陆空齐全、集团化气派了。上海的形象,通过任百尊为衣、食、住、行所做的扎实而有效的工作,进一步改善了。这,得到了市长汪道涵的首肯和广大市民的赞扬。 

1.png

图:上海最早的一家现代化游乐场——锦江乐园及其“摩天轮”。

2.png

图:上\中图是1987年任百尊与世界船王包玉刚、香港实业家刘浩清等在锦江航运有限公司成立五周年酒会上合影;下图是锦江航运有限公司旗下的第一艘邮轮——“锦江”轮。

1984年初,又一项任务交到了任百尊的手里——改善上海人“玩”的环境,筹建上海第一家大型游乐园——锦江乐园。锦江乐园是改革开放后的上海,通过锦江(集团)联营公司引进国外游乐设施建造的第一家大型游乐园,建成于1985年初,现隶属锦江国际集团,系集团控股主管企业,拥有60%股权(截止1996年底)。该乐园目前分成“陆上世界”和“水上世界”两大部分,共有40项游乐项目,适合每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左右。

3、联谊大厦靓,锦江再登高  

在锦江集团组建前后,当时的机管局系统再加上市旅游局所属上海宾馆的十三家涉外饭店客房总数约2400间,而已在上海设立办事机构的各国商社已达80多家。可是这么大的上海却没有一个设备比较齐全的外商办公大楼,大多数是在一些大饭店内长包客房作办公室,这类用房占了本市客房总数的四分之一。加上大批客商及旅游者的涌入,使上海的饭店宾馆出现了严重的供不应求的局面。

3.png

左图是建设联谊大厦前的地块及其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是1985年竣工的联谊大厦俯瞰图。

正在此时,任百尊获得了一个信息,香港新鸿基公司董事长冯景禧先生有意在上海投资房地产业。任百尊抓住了这一机会。上海市政府将建设涉外商务办公楼的决定交任百尊与市府秘书长张甦平一起与冯先生具体商谈。1981年5月,任百尊与冯景禧在锦江饭店初次见面,一直到1982年4月4日投资项目确定。最后确定了在延安东路100号和四川中路东北角,建造一座三十层楼高的外商办公楼——联谊大厦。

4.png

左图:1985年5月8日《文汇报》关于联谊大厦对外营运的新闻报道;中图: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联谊大厦建筑形象,右图:上世纪90年代初锦江集团总部办公大楼——联谊大厦以及悬挂在大厦顶层的“锦江”司标(SJJ)。

5.png

图:联谊大厦外墙立面处理效果与比邻的外滩万国建筑群立面效果图的对比。)

《文汇报》报道了代表“上海速度”的联谊大厦于1985年5月8日开业的简讯。1985年间航拍107米高的联谊大厦在外滩“万国建筑博览会”风景线上, 俨然一幅鹤立鸡群、高耸入云的建筑风采。

为体现锦江集团企业文化形象,集团总部为每位员工定制了两套夏装制服,一套浅咖啡色,一套淡灰色,在《儒商任百尊》一书扉页翁义俊作者与任老对坐而视的照片上,任百尊身着那套浅咖啡色的短袖夏装,麻棉布的上衣有四个口袋,很独特,像似来自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制服着装。走在街上,路人会以为是从海关或税务部门走出来的工作人员。一直到1994年5月宁波东港大酒店开业,任老还是穿着8年前的那套夏装短袖制服上台剪彩,其简朴的生活及衣着理念显露无遗。

4、当行业领袖,立“八字方针”

在锦江集团组建后不久,中国旅游饭店业的第一个行业协会——上海饭店业协会正式成立。1985年2月,上海市饭店业协会成立大会暨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上海展览中心(前中苏友好大厦)礼堂隆重举行。上海展览中心背后就是建筑庞大的上海商城及波特曼丽思卡尔顿酒店,其“山”字型建筑轮廓与上海展览中心的建筑格局遥相呼应,成为上海静安中央商务区的地标。在笔者至今还保存的“上海市饭店业协会成立大会暨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文献资料中显见,任百尊担任上海市饭店业协会首任理事长(会长\执行会长)。这一代表旅宿行业泰斗的职务,任百尊一直兼任到1997年12月11日逝世。

上海市饭店业协会首任会长任百尊先生亲自为市饭协拟定了“八字工作方针”——“当好桥梁,做好服务”,并提出了协会的五大功能作用——“质量、培训、信息、协调、接轨”。所谓“接轨”颇耐人寻味。在任百尊会长看来,与改革开放同步发展的沪上饭店业,尤其是锦江、华亭、新亚、东湖四大集团联营公司所属的大多数饭店宾馆,也面临着从以往高级招待所事业化向旅游涉外饭店宾馆企业化的转变,最终就是向国际接轨的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国际饭店业看齐。

 1985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国旅游饭店协会成立大会,他又被推举担任中国旅游饭店协会副会长。任百尊作为我国饭店业第一代饭店人,早在解放前和建国初就在餐饮饭店业工作经年,当下用“旅游”一词前缀修饰饭店业则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旅游局作为旅游行业主管部门(涵盖旅行社、饭店、景区三大核心业态)以后的时代烙印。

5、花园与龙柏,文化谋融合

任百尊先生作为一专多能的企业家,他在复旦大学学习的建筑学专业系统知识,显然对他在日后锦江集团以饭店业为主营业态的多元化发展,有着很好的知识体系背景支撑作用。

在日本长大的任百尊除了日语娴熟外,自然十分了解日本社会的风俗习惯乃至商务交往的礼仪和思维定式。他在锦江集团先后促成了中外合作的花园饭店(上海)、日航龙柏饭店,龙柏饭店别墅群,以及西安长安城堡大酒店、陶陶美食城等日系背景项目和酒店餐饮品牌,在上海饭店业乃至全国饭店业带来了介于欧美酒店业和香港酒店业之间,东西方文化比较兼容的饭店管理风格,并彰显“细腻诚信”的中国式服务特色,尤以花园饭店(上海)为典范。曾几何时,在日本大仓饭店集团的管理人员岗位培训还会远渡重洋来到一衣带水的上海花园饭店管理实习,一时成为海内外酒店业美谈。

花园饭店(上海)是锦江集团众多中外合作饭店项目的翘楚范例,世界著名酒店集团大仓旗下饭店品牌给上海饭店业带来了介于东西方文化之间融合的饭店管理风格——大气而不失细腻,殷勤而不失优雅,而这一切又与锦江集团旗下成员饭店“热情周到,细腻诚信”的待客之道颇为契合并与其愉悦同行。

作为锦江集团领导决策者,在昔日的锦江俱乐部,他不但保留了具有建筑美学欣赏价值的“裸女雕塑”组群,还为上海饭店业留下了一座反映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建筑装饰风格的花园饭店经典裙楼。以花园饭店诞生记为例,窥见回味任总在研判新项目时的那种思维定势,便可以理解为何仅仅在短短的5-6年间,他能把锦江集团的初创事业发展成全球最大500家华商企业之一,世界酒店集团200强第65位。如果說专业可以解决做事的深度,眼光可以延伸事业宽度的话,显而易见以任总的领导才华上述两者他都具备了。

龙柏饭店是锦江集团旗下于1982年正式开业的花园式豪华饭店,也是上海旅游饭店业最早的涉外饭店之一。它拥有一个在业内比较少见的悬空式宴会厅(位于饭店正门雨棚上),《儒商任百尊》传记文学书中描述了任百尊引领邓小平等领导同志参观龙柏饭店及宴会厅并在“贵宾楼”(总统套房小宴会厅)用餐的场景。

1985年3月24日,任百尊在上海龙柏饭店接待了中共第二代领导核心、时任中顾委主任邓小同志。这是他们当年在锦江饭店小礼堂举办“八届七中全会”(1959年)以后,阔别26年后的首次重逢。也就是在这次接待服务过程中,当邓小平听闻锦江集团的开拓性超前发展的业绩近况,便由衷称赞任百尊是“我们改革开放的企业家”。  

6.png

图:上海龙柏饭店主楼及花园外景图。

7.png

图:上海龙柏饭店主独具一格的饭店总统套房裙楼鸟瞰图。

8.png

图片图:(上)1985年邓小平参观龙柏饭店并在宴会厅“豫园九曲桥”壁画前听取锦江集团总经理任百尊介绍饭店建筑设计及运营情况。

6、一业为主体,衍生多元化

任总在调整锦江集团注册资本金时,显然已经想到如何用锦江的注册资本实力以及市场形象,为日后的集团拓展项目信用担保等资本金融领域的运作手段了。这与他解放前在上海银行金融业的工作经历,以及与国内、香港、日本等海内外商界企业家打交道积累的金融知识不无关系。

1986年底,“上海市锦江联营公司”正式更名为“上海市锦江(集团)联营公司(简称:锦江集团),并由此开始对外宣传采用“饭店集团”概念,同时凸显了锦江集团在“餐饮美食”领域的优势。在任百尊主政锦江集团时期(1984-1990),一份锦江集团公司本部“九部一室”组织机构,以及直属企业和内外联企业机构分布图,全面反映了锦江集团已拥有的70多家直属企业、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以及国内联营企业的详细名录,包括关联背景及单位名称等(截止1986年底)。

还有一家以锦江背景命名的锦江集团无锡分公司,作为内联企业性质显得比较特别。因为当时遇到了市场规模比较集中的酒店及物业项目机遇,与若干年以后延伸出来的锦江集团北方公司和南方公司的集团总部区域运作的概念十分相似,颇有改革开放市场弄潮儿捷足先登的意味。

7、收取“服务费”,锦江来先行

 “全国学建国饭店活动”系我国旅游饭店业发展大事记的标志性事件。作为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饭店项目并委托境外饭店管理公司全权管理,开启了我国饭店管理业与国际接轨的先河。它与1979年左右由16位国家领导人及部委办负责人共同签署批准建国饭店立项建设批文,一并列入当代中国旅游饭店的发展史册上。

1984年7月25日,国务院下发“全国学建国饭店”推广活动通知,并在我国旅游饭店业确立了110家“学建国”饭店单位,锦江集团旗下锦江、和平、国际、静安、龙柏等饭店宾馆都名列其中。

9.png

图: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酒店——北京建国饭店建筑外景图。

10.png

左图:北京建国饭店内景图;右图:当年为建国饭店项目签字画圈的16位国家领导人及部委办负责人共同签署的批复影印件。

 从“全国学建国饭店”衍生出锦江集团饭店宾馆系统拟收取“服务费”的改革分配制度设想,以及在集团内部引发的议论,甚至将“服务费”与“小费”等同起来,等等。对此,《儒商任百尊》一书在相关章节留下了如下记载:“任百尊最后说:恢复服务费究竟正确与否,我们让事实来讲话。任百尊第一步在集团公司下属的合资酒吧和餐厅中恢复了服务费,而后又全面展开。客人中不仅无人反对,相反普遍认为恢复服务费是饭店服务水平提高的承诺和兑现,对此,客人由衷欢迎。当班的服务人员呢?他们获得了这笔收入的30%到40%的分成,奖金拿到了每月一、二百元,超出了国内同工种人员的当时奖金的二至三倍。劳动与报酬,第一次在大陆饭店业如此紧密地联系起来了。任百尊这一改革措施,改到了点子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市餐饮饭店业纷纷响应。今天,中国大陆几乎所有的涉外饭店,都恢复了‘服务费’”。

两年以后的1986年,当时任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来到上海联谊大厦的中外合资香格里拉餐厅边听取上海改革开放尤其是吸引外资合作的经验,边欣赏黄浦江畔两岸夜景,当年锦江集团所属旅游涉外饭店收取“服务费”的创新范例,也成了任百尊向总书记汇报招商引资、锐意进取的餐叙话题而受到鼓励和称赞。  

8、人才建梯队,对标国际化

早在1979年初,与上海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所辖“十大饭店”属于一个系统的机管局技校已经对外招生。时任技校校长就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起与任百尊一起合作共事的应竸先生。锦江技校首届毕业生约150人左右在1981年9月被全部安排进入正在筹备开业的龙柏饭店,与同期入职的56名来自上海旅专的首届毕业生,成为日后饭店系统最集中的年轻力量,并在日后锦江集团与上海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合作推广“高级旅业管理传接训练计划(Train The Trainers Program for Supervisory Personnel:Hotel Management,简称:T.T.T.)中崭露头角。

任百尊与香港中文大学高级行政管理文凭课程主任潘光迥博士共同商议,遂以“高级旅业管理传接训练计划”为蓝本,通过上海四大集团联营公司并以锦江集团为主导,积极参与上海交通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合作举办的“上海旅馆管理培训班”(亦称“T.T.T.培训班”),达到“培训培训者(Train The Trainers)”之饭店管理人才培养目的。在刚从上海市长领导岗位上退下并继续担任市府经济顾问的汪道涵先生的积极斡旋推动下,“T.T.T 培训班”由筹划进入实施阶段。该培训班每期脱产学习、实习三个月,国内在上海交大管理学院进修学习一个月,并择优选派部分结业学员赴香港酒店业实习二个月。华亭、新亚、东湖等饭店集团也随后跟进,参与了“T.T.T.培训班”实施计划全过程。“T.T.T”项目暨“上海旅馆管理培训班”也就成为当时上海旅游饭店业,以及锦江集团等各大联营公司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摇篮。

“T.T.T 培训班”的指导思想是“培训培训者(Train The Trainers)”,即“老母鸡下蛋”的传接训练理念。而这一教育培训理念源于时任香港中文大学高级行政管理文凭课程主任潘光迥博士“四易其稿”的“高级旅业管理传接训练计划”,以及“T.T.T 培训班”实施方案。  图片

1.png

 左图:锦江集团“TTT首期试办班”25名注册学员在完成两个月香港酒店业管理实习后搭乘“锦江轮”返回上海,笔者在离开香港邮轮码头前的留影(1985.11.25);中图:香港帝苑酒店人事部经理(Mr.Peter)在酒店业商会假座丽晶酒店举办TTT抵港实习欢迎招待酒会上,与同在帝苑酒店管理实习的笔者(左)和麦浪(右)合影;右图:笔者与“旅专校友+TTT同学”沈正辉在香港中文大学门前合影。)

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支持、香港酒店业商会协办安排下,锦江(集团)联营公司和上海旅游局所属各大饭店诸多上海旅专首届校友通过层层选拔分别进入“上海旅馆管理培训班”脱产学习。其中,由锦江集团独立承办的“T.T.T.首期试办班”(1985.9-12)的25名注册学员中,有11名上海旅专首届校友;在“T.T.T.第二期试办班”(1986.3-5)的26名注册学员中,有7名旅专首届校友;在“第三期试办班”(1986.5-7)的35名注册学员中,有2名旅专首届校友。当年在上海龙柏饭店的56名旅专首届校友,已有20名首届校友(占36%)进入“T.T.T.培训班”进修学习。所有结业学员最后分别获得“香港酒店业商会管理实习合格证书”和“香港中文大学酒店高级行政管理文凭课程证书”,部分优秀学员获得“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酒店传接训练导师资格证书”。这批学成归来具有旅专校友背景的“T.T.T.培训班”学员,大多数逐步走上锦江集团以及饭店领导岗位。

一份来自“T.T.T.培训班”的文字记载,折射出当年国内大陆地区饭店业与香港一流酒店的差距和从业人员的再认知——“香港酒店业实习考察报告——来自帝苑酒店实习者的看法和建议:一、耳闻目睹具有世界一流服务水准的香港酒店业现状以后,对确立饭店“主题色彩格调”之重要性的再认识;二、对世界一流酒店的一般组织管理体系及其相互间的协调、统一有了全面的了解和系统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的设想;三、重视人的因素,重视心理因素,重视激励因素,对改善饭店经营管理方法起去推波助澜作用;四、实行预算指标体系,将饭店经营真正纳入计划轨道;建立客房预订系统,是饭店争取客源和掌握经营主动权的中心环节;六、饭店经营要确立自己的目标细分市场,并在经营活动中采用相应的方针政策来体现这一营销原则;七、建立岗位工作标准是达到饭店服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饭店后勤维修工作的社会化是饭店业发展的方向之一;九、发挥锦江联营公司——旅馆经营管理集团的优势,为建立“锦江管理模式”而努力奋斗。拟稿人:张楠 1985年12月12日”。

在锦江集团系统内部衍生“旅专系”“外语培训班系”“知青系”三大业务骨干背景下,经过“T.T.T培训班计划”的专业熏陶和融合成长,日后从“T.T.T培训班”走出来的上述三大主要流派学员背景,在任总等老一辈锦江人的培养、影响下,融合成为“锦江系”的业务骨干力量。他们作为锦江集团“T.T.T人才培养计划”的受益者,日后大多成为锦江旗下连锁饭店经营管理栋梁之才。

9、运营模式变,员工潜力大

1986年底前后,任百尊以锦江饭店“新南楼”作为集团旗下饭店企业机制改革的试验田,探索建立包括以绩效挂钩为导向的考核机制等。锦江饭店“新南楼”的党政班子均来自“T.T.T培训班”(首期试办班)的进修结业学员,他们分别担任“新南楼”前厅、客房及餐饮三个部门的经理(在锦江饭店当时的行政架构下相当于内部科级部门)。内部机制改革的目标是将“新南楼”导入贴近香港酒店业的管理模式及其运营机制。

《儒商任百尊》记载:“三位刚从首期试办培训班结业的年轻经理走上了锦江饭店新南楼的领导岗位,在新南楼1986年9月刚开始实行承包,并试行对社会开放,大胆提出月营业额达到30万元的承包指标——要知道,新南楼历史上最高水平也没有超过24万元,职工奖金水平将达到人均100元——这在全店当时也是前所未有的。9月份是黄金季节,形势有利;策略是放下大饭店的架子,开拓客源市场。具体方案一是走出去找客人,二是请客人进来。为激励士气,经理们向职工公布30万元和100元的指标,宣布:达标必发奖!

“这下,全体人员个个鼓足了劲,头脑灵活,广开门路,只要摸到客源信息,便紧紧粘住,整个新南楼的时间空间充分地利用起来,经营信息在迅速传递、反馈处理。辛勤劳动终于换来9月份营业收入36万元的胜利果实,100元至150元的奖金。这在奖金收入水平只有二、三十元的当时,无疑对大家是一个振奋。”

10、“锦江一条街”,又一个首创

在锦江集团发展初期(1984-1987),作为集团总经理的任百尊凭借锦江饭店临街塔楼内外“骑楼”建筑长廊的商业地段优势,投资运营了一批中外合资合作项目,并在当时的上海饭店业乃至商界首开先河,形成了“锦江一条街”的市场美誉。由锦江饭店6幢“炮塔型写字楼”组合而成的“骑楼”式连廊,成为改革开放上海滩一道靓丽的涉外商业风景线。

2.png

左图1-2分别从花园式锦江饭店内外俯瞰或侧观“锦江一条街”沿着茂名路内外近百米的商店街廊景观;右图是1987年1月3日在《新闻报》上发表“‘锦江一条街’风姿卓越”新闻报道文章影印件(特约记者倪之琨、通讯员张楠)。

在任百尊担任锦江集团总经理的最初五年,他创办了二十个“上海\中国第一”的旅业及商界记录,其中涉及“锦江一条街”的有四个:上海第一家超级市场——吉佳超级商场;上海第一家豪华时装店——美丽华时装公司;上海第一家迪斯科舞厅——锦江碧丽宫;上海第一家彩扩商店——锦江快印彩扩总汇。

 1986年9月,《上海旅专教学通讯》发表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锦江饭店利用外资创办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给人的启示和思索”(作者:顾永才、王士廷、张楠,《上海旅专教学通讯》第3季刊(总第12期)9月30日发表)。1987年1月3日《新闻报》以“‘锦江江一条街’风姿绰约”为题发表新闻报道(记者:倪之昆,通讯员:张楠)——“各国外宾和港澳同胞在此流连忘返”......

3.png

左图1-5是1986年第3季刊《上海旅专教学通讯》发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锦江饭店利用外资创办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给人的启示和思索”(作者:顾永才、王士廷、张楠)一文;右图是《上海旅专教学通讯》更名为《旅游科学》学刊,“上海饭店业的发展方向——连锁饭店管理公司”(《旅游科学》,1987年第2期(总第15期)6月30日发表)等数篇论文陆续刊登,均系笔者在锦江集团总部工作期间从事调研项目的文案积累成果。

一条不足百米的“锦江一条街”,员工仅95人,人均创利却达3.8万元,1987年的营业额达到了l,546万元,比1986年增加38.2%;利润达366万元,比1986年增加20.4%。整个商品部的收入占锦江饭店的20.4%,获利占全店10.7%。这个百分比,数字尚小,但不论从人均创利,还是从平均营业面积创利来看,还是领先于其他部门的。

“锦江一条街”以自有资金、国内合资与中外合资、合作、外资租赁等多种形式,对锦江饭店如何开展多种经营、配套服务.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任百尊说,有了经验,我们就可继续扩大这方面的成果。如位于北楼茂名路转角处,再开家新店,引进美国的冰淇淋机器,可生产43个品种,让中外客人能品尝到当代国际潮流的新型冰淇淋,在上海冷饮市场打开新局面。任百尊还设想由锦江一条街经营包装精美、口味一流的中国特色食品,如烤鸭、泡菜、辣酱、小笼包等,可让客人作为礼品购买回国和作为锦江的特色食品出口创汇。当下流行的中央厨房“预制菜”研发推广理念,他在三十七年前就想到了,不得不佩服任百尊可以向前看到几十年后餐饮美食发展趋势的超前经营思维和独具商业慧眼的敏锐思维......

11、“终身总经理”,历史性赞誉

联谊大厦矗立在上海外滩天际线的南端,如果游人站在黄浦江西岸的观景步行街回望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的外滩建筑群,这幢全玻璃幕墙的现代化建筑会很突兀的耸立其中,凸显出它不同于十九世纪中叶外滩建筑群应运而生的隔代身世。截止1996年底,在锦江集团“合并资产负债表”上,联谊大厦已经成为锦江集团拥有100%权益的“全资企业”。

4.png

图:联谊大厦中外合作香格里拉餐厅内景布置。

5.png

图:上世纪80-90年代的香格里拉餐厅内景。

联谊大厦香格里拉餐厅(第2-3层)“一帆风顺”的背景墙画与其大厦底层前厅的“郑和下西洋”的大型壁画壁连珠合,与近代开埠通商“十里洋场”的外滩及南京路的历史沉淀遥相呼应。该餐厅空间布置呈中西合璧风格,其独家烹饪的“美式牛排”曾在沪上享有盛名。

1986年入冬的一个傍晚,上海联谊大厦香格里拉餐厅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聚会时刻,胡耀邦总书记对任总和锦江集团取得的成就业绩深表满意,对上海外滩这幢外商写字楼及其招商引资示范效应深表赞许,并留下以后在锦江集团管理层上下传遍的那句临别赠言:“你在锦江集团总经理的职务是终身的”。这不仅是对任总本人的充分肯定,同时也是对锦江集团在过去三年来取得的骄人成绩,以及在我国旅宿行业引领示范作用的褒奖。也许因为上述历史佳话的缘故,直至1996年5月,任百尊在过完76岁生日后才正式办理离休手续。

12、干部年轻化,始于旅专生

1988年2月21日,《解放日报》发表长篇通讯报道《黄埔一期——记上海旅游专科学校首届毕业生》(“专稿特稿”栏目第7版),在我国旅游饭店业引起不同凡响,上海旅专由此被誉为“中国旅游界的黄埔军校”,而上海旅专首期毕业生被喻为“黄埔一期”。“黄埔一期”专文详细记载了上海旅专首批200名莘莘学子,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投身旅游饭店行业的奉献精神和改革业绩。在“黄埔一期”专题报道中被采访的9名上海旅专校友中,有3位来自锦江集团旗下饭店,包括和平饭店总经理王士廷、龙柏饭店总经理徐祖荣、北京昆仑饭店副总经理杨原平等。

6.png

左图:1979年9月上海旅专1979级202名入校生“开学典礼”在学校大礼堂举办场景:右图:1988年2月21日《解放日报》发表长篇通讯报道《黄埔一期——记上海旅游专科学校首届毕业生》(记者:闻生)。)

如果没有当年任总将56名上海旅专首届毕业生集中放在龙柏饭店基层历练和人才储备,在锦江集团及其饭店系统年轻化建设中,那些日后被我国旅宿业界称为“黄埔一期”的旅专生们崭露头角,且集中式亮相旅宿业的历史机遇可能还要推迟数年或没有如此耀眼。在上述“第三梯队”提拔任职的饭店经理人群体中,大约有10位“旅专系”背景的“黄埔一期”校友,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锦江集团及其所属饭店企业正式走上单位党政领导岗位。

1986年初,锦江集团举办所属锦江饭店、和平饭店、上海大厦成立35周年纪念大会(1951-1986)。三大饭店不但彰显出锦江集团的历史沿革背景,也代表了上海饭店业高端饭店的整体社会业界形象。它们共同走过的35年建店历程,浓缩出我国饭店业从内部高级招待所演进到旅游涉外饭店的改革开放时代进步。

锦江集团“三大饭店”35周年纪念大会以后,任百尊迅速推动集团所属饭店系统领导班子年轻化建设。截止1986年7月,在锦江集团“饭店级干部平均年龄统计(新班子)”一览表中,其中20家直属企业党政正职24人平均年龄为46.8-47.1岁,副职48人平均年龄为41.2-46.94岁;而在此前已经部分调整过的17家直属企业中的党政正职27人平均年龄为55.4-56岁,副职47人平均年龄为45.9-52.95岁。在1986年编制的《锦江联营公司所属单位第三梯队简况一览表》中,8家直属饭店(含锦江集团技校)的32名“第三梯队”培养对象,在以后很快进入饭店级党政领导班子的大约有25人左右,组织提拔选用概率在78%左右。而龙柏饭店第三梯队后备干部人数在集团系统内有9人之多。 

7.png

图: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震、上海市长江泽民为锦江饭店店庆35周年题词。

8.png

图:锦江、和平、上海大厦在上世纪80-90年代的建筑外貌鸟瞰图。

9.png

图:笔者当年参加锦江集团锦江、和平、上海大厦“三大饭店”成立35周年纪念大会获赠印有锦江集团英文名称“JINJIANG”的纪念领带。

13、创输出管理,成中国范例

1986年底,锦江集团总部开始与北京昆仑饭店开展输出管理商务谈判并如愿以偿。锦江集团因其首创我国旅游饭店业输出管理饭店先例,开始认真思考如何构建以输出管理技术为轻资产饭店管理公司的成长路径。而当时关于品牌连锁等国际酒店业的专业知识,集团上下了解其中市场连锁奥妙的专业人士并不多。听说是锦江出面管昆仑饭店,香港汇丰银行改变了“不再投资饭店业”的决定,破例给锦江集团的香港合作伙伴贷款。这笔贷款,是给中国饭店业的最后一笔,而锦江集团不但成了拥有昆仑饭店资产24%股权的股东单位,还是为其香港合作伙伴“贷款反担保”的资产抵押单位。正因为如此,锦江集团是以“投资方”和“管理方”的双重身份获得了对昆仑饭店长达25年以上的委托管理期。  

锦江集团在与新华实业总公司商务谈判中,酒店业主方曾经有过如下发问:锦江集团目前还没有像昆仑饭店一样的豪华饭店(当时新锦江大酒店还在建设中),凭什么锦江能够管好昆仑饭店?此话内容传到任总耳边,他说:凭我们有人,有一大批在饭店工作过几十年的饭店人!

任总点将上海饭店业资深前辈、时任锦江集团副总经理张贤秉亲自挂帅出任锦江集团委托管理昆仑饭店的首任总经理,并在集团总经理办公会议上明确宣布:凡是昆仑饭店输出管理运营团队及其业务骨干队伍,锦江集团所属饭店向其敞开大门,所有昆仑饭店外派人员都由张总挑选,一旦入选,集团各基层单位必须放行,不得阻拦。 

10.png

图:1986年开业的北京昆仑饭店建筑外貌。

11.png

图:(上图)1987年任百尊为日航龙柏饭店开业剪彩;(下图)1988年任百尊等投资管理方参加锦江集团正式接管昆仑饭店开幕酒会。

12.png

图:截止2022年锦江国际集团旗下全球酒店品牌图谱。

13.png

图:2018年2月1日上海静安昆仑大酒店建筑外貌。

1987年3月31日,锦江集团正式宣布管理北京昆仑饭店。锦江集团派出了一支由集团副总经理张贤秉亲自挂帅,由“黄埔一期”旅专生杨原平做张总副手后继任昆仑总经理,各级管理成员从集团所属的锦江、和平、国际、龙柏各大知名饭店中抽调。这些抽调的业务骨干大多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管理能力。我国当代旅游饭店业历史上第一批本土输出管理团队近60人进驻昆仑饭店——一家在北京亮马河畔最高建筑、带有旋转餐厅的豪华酒店(日后被评为国家五星级饭店),正式开启委托管理昆仑饭店的历史进程,也创下我国旅游饭店业首个输出管理项目,外派中高管理人员及餐饮厨师技术队伍人数之最的历史记录并保持至今。

来自上海锦江集团的管理人员与昆仑饭店职工精诚合作,不到半年饭店就上轨道、出效益、见起色了。联合国粮食农业会议和联合国教科文会议在昆仑饭店的举行,使昆仑一时声誉鹊起。各国宾客对此间的管理软件评价颇高,称之为“世界水准”;对昆仑的京川粤帮菜点赞之为“艺术享受”。1988年下半年至1989年,昆仑的住房率达到了80%,雄踞北京各大饭店之首。 

14.png

图:北京昆仑饭店建筑集锦。

15.png

图:南京金陵饭店建筑集锦。

16.png

图:广州白天鹅宾馆建筑集锦。

北京昆仑饭店日后成为锦江集团北方公司的旗舰饭店,其经营管理业绩和服务品质水准在全国旅宿业界有口皆碑,一时被誉为“北有昆仑、中有金陵、南有白天鹅”的国内一流饭店翘楚。

14、旅游业集团,首发企债券

任百尊除了对酒店建筑空间和运营驾轻就熟的拿捏分寸外,他对财政金融和商界融投资等专业知识的了解和运用,得益于早在1942年他从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曾在交通银行担任一位董事的秘书兼日语翻译的工作经历。

1987年11月14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在上海金融商界诞生了第一家财务公司——锦江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它在全国是第五家。集团财务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实收资本5千万元人民币。1988年1月28日锦江集团财务公司在国际饭店十四楼举行开业典礼暨冷餐酒会,外国银行及国内各金融机构近300人莅会到场,任百尊致开幕词,刘振元副市长致贺词,各专业银行领导先后发言祝贺,财务公司首任总经理过仁岳介绍了锦江集团财务公司的业务范围。

1987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筹建一家股份制的证券公司,遂由上海投资信托公司牵头负责筹建工作,经过半年时间的准备,邀集了十家企业共同投资。万国证券有限公司于一九八八年七月十八日正式开业。公司成立初期,办公地点设在延安东路100号联谊大厦三楼。锦江集团考虑到证券公司属于金融行业,遂决定以锦江财务公司背景出面投资,并成为万国证券公司开业时的原始股东之一。截止1996年底,反映在锦江集团“合并资产负债表”上“投资金融企业股数”的“万国”大股东——上海国际投资信托公司的股数是1333.33万股。

15、首家上市店,又属锦江系

1988年11月8日上海新锦江大酒店试开业,它也是任百尊从锦江集团首任总经理转任董事长前的最后一个大手笔——新锦江大酒店在1991年10月15日成为锦江集团在上海地区的首家五星级饭店,并在1993年在上证所A股上市,成为中国首家上市酒店。1996年底,新锦江大酒店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锦江集团的控股主管企业,在其“合并资产负债表”上拥有40.48%的权益。在《儒商任百尊》一书选用了一张在当年新锦江大酒店工地现场,任百尊总经理陪同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和上海市委书记兼市长江泽民视察工作的合影照片,时任锦江饭店总经理袁露芬、副总经理李晓哲陪同。从《中国人怎样管好饭店》(任百尊\著)一书中表述出来的理念及文字描述,新锦江大酒店项目在任百尊的心目中,俨然是“锦江城”规划蓝图中的首个杰作。

17.png

图:上海锦江大酒店建筑外形透光大堂内景梯。

18.png

图:任百尊与时任锦江饭店总经理袁露芬(右二)、副总经理李晓哲(右一)陪同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上海市市委书记兼市长江泽民视察新锦江大酒店施工现场合影。

19.png

图:(从左到右)上海市旅游接待办公室原主任张世珠、上海投资信托公司总经理徐鹏飞、锦江集团总经理任百尊在“锦江分馆工程开工典礼”上合影。

1990年10月,新锦江大酒店从最初锦江饭店所属“锦江分馆”立项背景中脱颖而出对外正式营业。在上海新锦江大酒店的历史沿革中,它还扮演了锦江集团“黄埔军校”管理人才摇篮的地位角色。2003年锦江集团与新亚集团重组为新的锦江国际集团时,尤其是日后以酒店板块整体在香港上市,“新锦江”遂为上市核心企业而备受瞩目。从新锦江大酒店屋檐下走出来的一批酒店职业经理人群体中的佼佼者,包括(按大致的履任时间顺序):杨卫民(酒店首任总经理,后任锦江国际集团副总裁)、董剑珍(酒店总经理,后任华亭宾馆总经理)、周翕卿(酒店首任副总经理)、侣海岩(酒店总经理、后任北京昆仑饭店董事长)、杨原平(酒店总经理、后任北京昆仑饭店总经理)、张尚德(酒店总经理)、李刚(酒店副总经理)、恽政(酒店总经理)等。从他们身上折射出当年锦江集团饭店系统的三大干部培养主流背景——“上师大外语培训班”、“旅专首届毕业生”及“T.T.T.培训班学员”等。

1991年月18日这一天,邓小平利用在上海视察视察期间,专程来到在新锦江大酒店旋转餐厅,俯瞰上海城市的建设景象和发展面貌,并在43层的“蓝天旋转餐厅”发表了那句著名的讲话:“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16、任老论美食,解密“海派菜”

1988年下半年,从锦江集团总经理领导岗位转任董事长的任百尊,以上海市饭店业协会理事长的行尊背景在《上海饭店》的会刊上撰文《试谈当前菜肴发展的若干问题》,通过如下四个细分主题依次展开关于“海派与正宗”“特色和传统”“关于推陈出新”“一专多能和全能”的探讨及解读——

“一、海派和正宗”——任老在文中首先引用了“海派京剧”的概念。在近代上海的发展历史中,涌现出类似“海派画家”“海派京剧”等源于本源、又不拘泥于正统的“离经不叛道”的海派文化细分物种流派,并渗透到餐饮界,在上海地域被称之为“海派菜”或“新派上海菜”。

以“海派京剧”为例,任老拿梅兰芳、程砚秋等和麒麟童作对比,引申出文题要义“海派与正宗”的关系并阐述:如果前者为“正宗京剧”(其实梅兰芳等京剧大师也属于“海派京剧”的范畴,他对京剧的布景、服饰及唱腔作了诸多改良)的话,后者就是“海派京剧”的代表。由此引申出“海派川菜”“海派粤菜”等概念。他还以”干烧明虾“为例:在川菜发源地四川因不产海鲜而无此菜名,但沿海盛产海鲜却成名菜。据此,任百尊给出“正宗是本源,海派为改良”的美食创新观,以及技术路径基本研判。但任总强调了“正宗菜”不要在“海派菜”的掩盖下搞“大杂烩”式的所谓“海派中国菜噱头”。

海派菜的改良、创新基础是在原来的正宗菜系上,那么“海派菜”的本源菜系在哪里,如以“海派京剧”“海派画家”为例,都有一个可以溯源的“改良”出处,而“海派菜”的发源菜系在哪里?如果仅以“上海本帮菜”为唯一溯源,不但“海派菜”的美食内涵和菜系外延过于狭窄,还有颠覆并取代“正宗本帮菜”的误导,也非“海派菜”改良创新的初衷;但如果将中国四大菜系乃至八大菜系都网罗进去,“海派菜”岂非成了“拼盘式的无根菜系?”——任老为此已在文中表达了他被尊为“中国第一美食家”的如下真知灼见:

因为中国近代史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上海等通商开埠以先声,形成了中西文化相容相生的“海派文化”,一旦以地域文化为基因传承的文化积淀产物流入大上海,受“海派文化”的熏陶影响以及改良创新,就会产生“源于正宗又有别于正宗”的新事物,如“海派京剧”“海派画家”等地域文化现象。

“海派菜”首先是对中国四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或八大菜系(在清代形成的四大菜系基础上将淮扬菜诠升出苏菜(即江苏菜),再加上闽菜、浙菜、湘菜及徽菜)进入上海地区,在长期浸润地方餐饮市场的背景下,通过改良和创新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海派川菜”“海派广菜”“海派鲁菜”等“离经不叛道”的所谓“海派菜”。但严格上讲都要在其“海派”后面加上彰显其“正宗菜系的”后缀名称,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如“海派川菜”“海派鲁菜”等。

如果“海派菜”离开它改良创新的发源地,离开上海及其周边地区,也就无所谓“海派菜”的初衷定义,如果将“海派川菜”的招牌用在四川成都餐饮市场就会贻笑大方。研讨“海派菜”首先要探究与其有因果关系的正宗菜系,才有可能由因而果的衍生出“海派菜”。

任老认为从民国时期上海饭店业、餐饮业就已经对川菜、广菜作了长期的烹饪及技法改良。他认为如果没有正宗菜系的真正功底(如淮扬菜的吊汤功底),创新出来的菜肴可能就是一时的风光而已。在他看来上海饭店业比较成熟是”海派川菜“和”海派广菜”,其他菜系以创新标榜的所谓“海派菜”还要经过更长时间的市场检验,如当时在上海滩风靡一时的“江南私房菜”“迷宗杭帮菜”等风头正劲的美食潮流。

关于“海派与正宗”的辩证关系,任老在原文中是这样表述的:“海派与正宗没有多大矛盾。但海派不能理解为脱离正宗模式;脱离了正宗模式,也就不能称为海派。譬如京剧,在上海有海派京戏,如果连京戏也不像了,那海派京戏也没有了。海派的京菜、川菜、广菜可以这么说,但是这些菜必然还是北京菜、四川菜、广东菜,不能说海派中国菜。把什么菜都混在一起,这就没有特色了......内容上、形式上、技巧上加了一些功,不脱离本来的面貌,这才算是海派菜。要正确理解海派(菜)。海派不能不要正宗。正宗是个根本问题,海派只是稍有改良。改良的不能去其本。没有本,哪来改良。”

任老最后归纳总结:除了海鲜、河鲜,其实我国餐饮食材丰富多彩,如“山八珍”“鲜八味”;在八大菜系中,川菜擅长用动物内脏,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粤菜海鲜为主,中西融合,“早茶”饮食小吃习味浓厚;上海菜作为地方菜系,虽然不入“八大菜系”主流,但以其“海派文化”的改良底蕴和创新思维,同样诞生了可以和“海派京剧”“海派中国画”并肩齐驱的“海派菜”(严谨点叫“海派X菜),然而一旦“海派菜”离开“海派文化”的发轫地——上海,也就无所谓“海派菜”的声誉和美味了……

 “二、特色和传统”——任老还是拿”海派京剧“的代表人物梅兰芳、麒麟童为例,说明特色和传统的关系:在传统中找到一脉相承的基因,在特色中看到传统的升华和改造。比如川菜中没有“锦江烤鸭”和“水晶虾仁”,但是锦江饭店和静安宾馆把它研发出来了,却并不影响其饭店以川菜为基础菜系的主旋律;锦江食街、静安希尔顿、世界之窗(均是锦江旗下的中外合资合作项目)引进的粤菜实则是以港式风味见长的广东菜,经过海派饮食文化的洗礼,也就以“海派广菜”登堂入室上桌了,而特色菜就是主流菜系菜谱中的看家菜,既要拿得出手,又不会破坏整个既定餐饮菜系的基本习味。

 “三、关于推成出新”——任老在阐述餐饮如何“推成出新”时,聚焦餐饮厨师的“基本功”,并以淮扬菜的“吊汤”为例,只有从其”三原“(原味、原汁、原汤)基本功出发,才会吊出“鸡有鸡味、肉有肉味、鱼有鱼味”的高汤,而不是“味精味”的高汤(当年流行于江浙菜系)或煲汤(流行于广菜)。所谓基本功,就像进大学学习微积分时要有中学几何代数基础那样。任总还在文中阐述到:“新,是在陈的基础上产生的;陈的不懂,出新很难。”这个“陈”在任老眼里就是做菜的基本功,以及与菜系相关的地脉(食材生长来源)和文脉(美食营养知识)等。“如川菜中的干烧虾仁、明虾、鳝背也是出新,可是烧法还是一样。变化,不能离开基本功,离开了基本习味就不是四川菜了。推成出新应在正宗的线上发展,可以有流派,但不可以脱离正宗。譬如唱京戏,服装可以改,唱腔也可以变,还有现代京戏,但不能唱出越剧、沪剧的曲调,不然观众听不出是什么戏了。菜也是如此。你怎么改也要万变不离其宗。离了宗这个新就没有根。”

如此看来,在任老心中的“海派菜”如同对京剧服装、唱腔的改良,就是对其正宗菜肴色香味的改良(如正宗川菜的麻婆豆腐色浅少麻辣味)和食材的变更(如海派川菜中的“干烧明虾”“锦江烤鸭”的创新流变)。在任总的餐饮文章语汇中,他似乎很少用“创新”一词,而更愿意选用“改良”等词汇,就是他基于对“正宗”和“传统”下的“海派菜”及其特色的解读吧。

“四、一专多能和全能”——任总对当时倡导“全能型”厨师,给出了自己的见解:要想在炉灶、冷盆、点心、切配各厨房工种样样精通,只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良好愿望,而更现实的是凸显某项厨师技艺专长,其他烹饪领域也可以互补相长,这就是“一专多能”的厨师训导理念——在“专长”领域唱主角,在“多能”方面作配角。只有专一门的前提下,再多学一点才有意义,而切忌走“不专多能”万精油式的成才之路。

关于“一专如何多能”,以及改革开放之初,上海机管局所属各大饭店宾馆厨师队伍主理大厨流派的特点,任老有如下分析:上海各大饭店宾馆老一辈的厨师背景,基本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过公私合营改造后,在各大饭店宾馆(如锦江饭店、和平饭店、国际饭店、上海大厦等)工作的主理大厨,比较擅长大型宴会尤其是国宴的组织运营,大手笔,多新意,比较注意餐饮出品的造型和色彩搭配等;另一方面是从解放前沿用下来的、曾经为“四大家族”或民族资本家家族服务的私家大厨,他们做工精细,讲究菜单主副食及营养搭配等。

17、如何管饭店,任老著书说

1989年6月,文汇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任百尊的第一本专著——《中国人怎样管好饭店》。这是中国大陆第一部全面系统阐述宾馆经营管理理念、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新作,也是任百尊积四十年之管理经验的心血结晶。这本近16万字的《中国人怎样管好饭店》系国内最早探索、总结如何建立中国现代饭店管理哲学与管理模式的理念与实践范例专著。任百尊在书中系统阐述了我国现代饭店如何展现中国特色的五个方面:中国风格、中国精神、中国服务、中国餐食及中国商品。  

20.png

图:任百尊的第一本专著《《中国人怎样管理好饭店》及“作者的话”一文。上海市前市长、市府经济顾问汪道涵先生为该书撰写了序言。

在撰写《中国人怎样管好饭店》过程中,任百尊考察了广州白天鹅、北京建国等合资饭店。指出:有人以为中国人管理饭店,就是饭店的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都是中国人的。饭店管理人员和职工也是中国人,是一种清一色的无外国人参与的管理。实际上这是一种封闭式的认识。划分是否是中国人管理饭店的标准不在于有没有外国人,是不是合资企业。中国人管理的合资饭店,店内虽有外方人员,但他们并没有饭店的最高决策权,外国人在此只任一般雇员或高级雇员。任百尊认为:以排外心理来认识中国人管理饭店,是一种简单化、绝对化的倾向。他认为,国际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打破了人才使用和流动的国界,未来中国一流的大饭店的管理层必然会由许多不同国籍的人才组成。35年前任百尊的这一现代饭店运营及人才理念对近20年来国内本土大饭店的连锁化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任百尊首创“中国服务”等理念。在为该书作序题词中,汪道涵称他是“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陈丕显则夸他是“为把饭店办成面向世界的窗口操碎了心。”上海市社联原主席罗竹风为《中国人怎样管理好饭店》作序,将任百尊本专著提升到“宾馆经济学概论”的理论高度去剖析认识。

《中国人怎样管理好饭店》的题目立意,从理论辨析的实践角度窥视,回答了“中国人(或本土品牌)是否能够管理好现代饭店”的旅宿行业发展之问。在书中任百尊并非就事论事的用他几十年的饭店经营管理尤其是在服务领域的经验之谈,给出“中国人可以管理好饭店”的结论。而是通过系统阐述“中国特色”思想理念框架下的——“中国风格”“中国精神”“中国服务”“中国餐食”“中国商品”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在现代饭店整体运作中的价值权重,在逻辑推理层面构筑了“中国人怎样管理好饭店”的逻辑“三段论”——大前提:中国人应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饭店;小前提:中国特色的饭店应该具备中国服务的待客之道;结论:具有中国特色的饭店及其待客之道是中国人管理好饭店的精神和物质基础。

任百尊这部专著的画龙点睛之笔是他对“中国特色”的探索。这一探索,填补了我国宾馆经济学的空白。中国特色亦即中国个性。任百尊认为,中国特色不是土里土气,更不是封建落后。如果以展示落后去取悦洋人,以宣传土气为猎奇者提供方便,这是对中国特色的玷污。

18、是“百万富翁”,亦“两袖清风”

在《儒商任百尊》传记文学引用了外媒的一句评价:“1987年任百尊被美国华尔街誉为中国大陆的百万富翁”——当下社会都会对颇有建树且又在初创阶段位居关键领导岗位的一把手称之为“创始人”等称谓。美国华尔街媒体撰文却封他为“中国大陆的百万富翁”,其背后更多的是对他开拓锦江集团初创事业带来颇大社会影响的赞许和尊敬。

在《儒商任百尊》一书记载:“他赢得了数以百万计的财富,留给自己的却很少;他指挥着数以万千计的员工,当时却不能随意解雇一个即使是很懒散的工人;他和世界上最有实力的巨商一起开董事会,而把自己描绘成最普通的公民。这就是中国大陆的企业家,被人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的百万富翁。

如果说上述对任百尊的评价更多的聚焦在宏观视野下的“公德”领域,来自任百尊身边锦江集团旧部学棣的描述则涉及任百尊的“私德”范畴(以下引自《沉浮五十年:我的人生简录(过仁岳\著)——

“根据我和任百尊多年的接触,他自始至终,严以律已,廉洁奉公,他收受过无数礼品和馈赠,然而他从不占为已有,一律交公。他不去娱乐场所,不嗜烟酒,他的子女,无一人按排在锦江系统。任百尊从计划经济下的锦江饭店的领导者到市场经济体制下锦江集团的缔造者的转变过程中,无数事实证明,任百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开拓实干型干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任百尊就没有锦江集团辉煌的今天”。

19、“二十个第一”,功绩永不朽

锦江集团自一九八四年三月成立以来,经过短短的五年的拓展经营,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七亿元注册资本,以饭店业为集团经济支柱,并同时发展旅游业、房地产业、海陆空交通运输业、金融业等为骨干的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多行业联合企业集团。拥有锦江饭店、和平饭店等投资企业23家,与国内企业联合投资的企业如锦江食品联合公司,锦江航运有限公司、上海航空公司、万国证券公司、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等23家,除此之外,还有与外商合资合作的有新锦江大酒店、联谊大厦、锦沧文华大酒店、静安希尔顿酒店、花园饭店、日航龙柏饭店、启华大厦、太平洋陶瓷公司等43家。

任百尊在锦江集团发展的最初5年间创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20项上海乃至全国第一。对此,《儒商任百尊》在“二十个‘上海第一’”章节中是这样评价的——

“五年之中,他办了二十个上海(中国)第一:上海第一家超级市场——吉佳商场;上海第一家面包房——静安面包房;上海第一家豪华时装店——美丽华时装公司;上海第一家迪斯科舞厅——锦江碧丽宫;上海第一家彩扩商店——锦江快印彩扩总汇;上海第一家游乐中心——锦江乐园;上海第一家生产软饮料的企业——锦江食品联合公司;上海第一座高层外商办公大楼——联谊大厦;上海第一批花园别墅——樱花度假村;上海第一家中外合作饭店——花园饭店;上海第一家企业自办航运公司——锦江航运有限公司;全国第一家地方航空公司——上海航空公司;上海第一家外商服务公司——锦江对外服务公司;上海第一家企业财务公司——锦江财务公司;上海第一家发行债券公司——锦江联营公司;上海第一家建成饭店电脑管理系统——锦江饭店;上海第一家配备五千门程控电话饭店——锦江饭店;上海第一家与上海交大合办大学本科饭店管理系;上海第一家与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交大合办‘T.T.T.’饭店管理培训班;全国第一家率先输出管理,全权管理北京昆仑饭店。

经过33年(1989-2022)的岁月沉淀和铅华打磨,锦江集团在国际酒店业权威杂志《HOTELS》的世界著名酒店集团300强的排序,已经从1989年的第65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2位。而作为锦江集团创业奠基人者任百尊的历史性贡献不可忘却。在任百尊担任锦江集团首任总经理时期(1984-1988)以后的36年,锦江国际集团已经成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酒店集团,而其荣膺“2019-2020中国旅游住宿业金光奖·中国杰出本土酒店集团”的主办方——中国酒店论坛组织、中国酒店联盟组织的领导成员大都来自当年任百尊麾下的旧部学棣,任老在天之灵正在守望着他曾经创业崛起的锦江集团,以及秉持其“锦尊”理念的锦派及其同道追随者......

20、角色可变换,谈笑人依旧

1988年夏,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找任百尊,提出他年事已高拟让他担任锦江集团董事长。任总当即表态,锦江集团是国家的,一切听从市委、市政府的组织安排。

这次江泽民与任百尊的谈话以后,任百尊于1988年8月从集团总经理领导岗位上转任首任董事长一职。此后,锦江集团党政领导班子“三驾马车”决策架构(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开始形成。已经担任锦江集团董事长的任百尊,遂将自己的工作视野和事业重心从“锦江系”延伸到更加广阔的“锦尊海派”(简称:锦派)的事业领域了。两年以后,任百尊在锦江集团董事会撤消后,结束了他作为集团首任董事长的历史使命(1988.8-1990.7)。

21.png

图:进入“后任百尊时期”的锦江集团“饭店业五年发展目标”(1995-2000)及其“五条基本经验(1990-1995)”等文献资料影印件。

22.png

图:进入“后任百尊时代”的锦江集团发展现状(1991-1997年)。

在上述诸多文献资料中,仍可窥见锦江集团在“后任百尊时期”的一些发展业迹——

首先是在锦江集团饭店输出管理地区已经覆盖上海、北京、黑龙江、河北、山东、湖北、浙江、江苏、云南等十多个省,直接管理和委托管理的饭店32家,其中12家托管饭店正在建设中,同时拥有8幢公寓及写字楼和1艘豪华游轮;以锦江集团国际管理公司为输出管理背景的轻资产酒店管理公司,在世界200家著名饭店管理公司的排名中(国际权威杂志《HOTELS》仅以客房规模数量为考量),客房总数由1987年的153位(即锦江集团任百尊主政时期),上升到1994年的第71位、1995年的第65位。  

该文献资料同时还总结出锦江集团从“任百尊时期”走向“后任百尊时期”的“五条基本经验”。其中折射出不少任百尊个人色彩的痕迹,如“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可以在其专著《中国人怎样管理好饭店》一书中找到启发和路径;“依托锦江集团的优势”已经在1987年托管北京昆仑饭店、国际饭店、昆明锦华大酒店等项目中积累了丰富的输出管理经验;“坚持科学管理和锦江风格相结合”更多的是在锦江饭店国宾接待服务中总结出来的“热情周到,细腻诚信”的待客之道及服务特色等。

任百尊服务饭店业终其一生信奉的“服务哲学”凝聚在“小事做透、大事做精、凡事做细”十二个字上,并体现在锦江待客之道及其“六到”服务特色上——“人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神到”的国宾服务精髓。任百尊惯常以“服务人”的职业角色解读饭店业的服务秉性及其特质,视饭店业为一个大写的“人格化”的服务行业,由此阐述饭店服务的人性化问题,也就是任百尊一贯的待人接物的风格和原则,即“小事做透举轻若重,大事做精举重若轻,凡事做细恰到好处”。  

23.png

右图是1997年锦江集团简介内容;中图是“锦江(集团)企业投资企业一览表”76家单位名录;右图是锦江集团的组织机构序列名录。

这就是一位和“锦江”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历经了四十年筚路蓝缕、风雨同舟后的古稀长者,任百尊留给锦江事业和继承者们“大音希声”的告别——在“日日锦江呈锦样”的“锦尊”历史旋律下,从“锦华”走向“锦派”的新篇章已经开始抒写、衍生......

21、锦江基因强,企业精神传

以任百尊的旅业生涯来划分锦江品牌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存在一个迥然不同的历史阶段——“任百尊时期”(1951-1997)和“后任百尊时期”(1998-至今)。而任百尊作为锦江集团创业崛起阶段(1984-1990)的主要领导人和锦江事业的奠基者,他给锦江集团留下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莫过于锦江集团企业文化和服务文化的基因,

以及历久弥新的品牌创新发展历程。为此《锦江品牌故事》文献史料做了如下归纳和总结——

 “1、为国争光的奉献精神。‘你们是代表国家的’、‘是上海的一个重要窗口’......这既是老一辈革命家对锦江人的期望,同时也是历代锦江人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和肩负的光荣职责。为了不负祖国的嘱托,锦江人自觉把所从事的‘职业’当作一份光荣而艰巨的神圣‘事业’,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践行‘在外国人面前我代表中国人、在中国人面前我代表上海人、在上海人面前我代表锦江人’的服务理念 。涌现了一批批为完成任务而无私奉献不计回报、服从需要不讲条件、舍小家顾大家的爱岗敬业员工,成就了一个个锦江接待重大任务的典范,充分展示了国家形象、上海水平和锦江品牌风采。

“2、精益求精的唯美精神。‘精’,源自于锦江人追求完美的‘基因’,来自于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城市精神。‘要做就要做最好的’,这是历代锦江人为此不懈努力并激励前行的目标。为了确保‘精’的效果,锦江人以‘细腻、细致、细心’的精神雕琢细节,严抠细训,从而赢得了客人满意、国家放心。

“3、追求卓越的奋进精神。锦江品牌的发展、建设令人瞩目,特别是在历次重大接待任务中享有盛誉。但锦江人不满足已有的成绩,不囿于过往的经验,而是勇于挑战自我,不断追求卓越。从接待方案的策划和制定、服务产品的设计和定型、各级领导的现场指挥和协调等各个方面及环节,每次任务都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吃老本、不凭经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4、开放融合的创新精神。锦江首先在理念上创新,敞开胸怀,贴近时代,博采众长,海纳百川;其次通过菜肴、餐厨具以及服务方式等改进与创新,让世人感受融国际标准与中国文化于一体的锦江品牌文化;再者,就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和吸收国际酒店业各具风格、各具风采所形成的海派文化,不断适应酒店业的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趋势。

“5、大局为重的团队精神。锦江能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成功出色完成各项重大接待任务,有赖于在长期历练中形成的大局为重、敬业专业、和谐协调的团队精神。面对每次任务,锦江的团队骨干带头叫响‘我的岗位无差错,我的服务请放心!’团队成员相互协调、相互补位,做到丝丝相扣、无缝衔接;更有旗下众多企业和一批批员工为了‘任务’大局,不顾局部和个人得失,强化全局观念,个人服从集体、集休服从整体,从而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为此同样可以在《锦江品牌故事》中找到它的的溯源和创变——

 “品牌是企业的核心标志。没有品牌,就不可能具有跨国经营管理的竞争力。蕴含着‘政治荣誉、文化底蕴、传奇故事、经典案例’等核心内涵。‘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1、文化传承。锦江文化是多元的,它既有历史沉淀的深厚底蕴,也有海纳百川的融合创新。2、品质传承。品质是品牌的生命, 锦江具有丰富的重大任务接待服务经验,每年承担的重大接待任务达上百批次,服务人数达数万余人次。特别是出色完成了APEC上海峰会、上海合作组织‘六国峰会’ 、世博会等国家级重大任务和新疆亚欧博览会、上海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等一系列服务接待任务,受到了各国贵宾和有关各方的高度赞誉。3、技能传承。锦江素以技术精湛、人才济济而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盛名。

五、再铸辉煌年代(1990-1997):从辉煌事业到最美夕阳

1991年下半年,任百尊离开了锦江集团董事长的领导岗位。唯一使他无尽眷恋的就是那些尚未做完的工作。

岁月斗转星移。笔者在奥地利自费留学期间(1989-1994),一直和任老保持通信联系。任老曾在给笔者的信中说:“我们正在和华师大、应仁才总经理(樱花度假村)等单位合作筹备一个管理咨询中心,现正筹备中。若成立后也需要人。你考虑一下,如做了决定,我们可将筹备的有关情况寄给你(1990年4月30日函)。”在我保存至今的几封任老的信函中,他也会时常提及关于“锦华”筹备及运作的最新进展情况——“最近饭店协会、华师大及上海旅游服务公司应仁才共同组建了一个锦华饭店管理公司正在登记,若你返沪可在我处工作。还是搞饭店(1990年7月23日函)。”“上海我们搞的锦华饭店管理公司也在发展。现在在广州管了一个中型饭店东海大厦,在上海管理了龙华宾馆(三星级水平)。目前的困难是人才缺,德才兼备的人才缺。如你能返沪,我们就一起大干一场((1991年7月8日函)。”笔者保存的最后一封任老的邮件是印有“日日锦江呈锦样”的新春贺卡——“张楠先生:祝您春节快乐,万事如意。若有返沪消息请早告。欢迎再(在)一起为上海旅游事业做出点贡献。任百尊敬贺,92.1.9”。   

24.png

图:笔者在奥地利自费留学期间收到来自任百尊的四份信函(1990.4-1992.1)并保存至今。

毋庸置疑,笔者与任老在锦江集团总部工作期间建立的“忘年交”式的师长学棣情谊关系,让我们彼此之间可以畅所欲言。而他每次来信除了介绍国内旅游及“锦华”情况,还依然如故关心我,并遥告:“你的工作我已为你找妥。若你回来我可以帮你介绍(1990年7月23日函)。”笔者在1994年4月回国后,继续回到任老身边,在锦华饭店管理公司继续做任老的行政助手,也就如此的顺其自然和心念久已,并一直陪伴、延续到1997年12月11日他老人家离开人世。

1、不只锦江好,更待“锦华”兴

1994年4月,笔者从奥地利自费留学旅居回来,在上海东湖宾馆的一栋别墅——长江国际投资咨询公司本部再次见到沪上握别四年后的任老。

任老退居二线后的第一个改建项目就是将上海著名的“555”牌座钟的中国钟厂原厂房改造成商务办公大楼——金钟大厦,并将锦华饭店管理公司本部迁入办公,同时通过与物业业主共同组建“金钟大厦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负责管理该物业(1994-1997)。与此同时,“锦华”还托管了“金钟大厦”对面上海市老干部局所属青松城大酒店,开始勾画他“旅宿人生又一章”。  

25.png

左图是在原上海钟厂厂房基础上改建的“金钟大厦”商务办公楼;中图是“锦华”托管的上海青松城大酒店;右图是1994年5月任百尊先生参加宁波东港大酒店开业典礼仪式并剪彩

任百尊之所以继续选用“锦华”命名当时的饭店管理公司,除了本文开头谈及的1947年在香港成立的“锦华进出口贸易公司”这一历史情愫外,其实还内蕴了另外两重含义,一是“锦华”衍生出来的“锦绣中华”的美好寓意,而饭店业作为“家外之家”和“商旅生活”的窗口,给人以一种“锦绣商旅与美好生活”的旅途向往;,二是华东师范大学也是“锦华”股东之一,作为渊源于“锦江”行业背景的任老对合作方的平等与尊重,笔者身为华东师范大学1989届校友(1984.9-1989.7)闻后颇为感动。对于任百尊而言,“锦华”只是他退居二线后继续在旅宿事业发挥余热的工作半径之一,他更多的工作精力主要还是放在长江国际投资咨询公司的业务领域,包括1.5万平方公里的浦东金桥加工区的招商引资项目等。

1994年5月, 笔者在任老的亲自举荐下履任宁波东港大酒店执行副总经理。任老及夫人一行应邀抵临宁波为酒店开业典礼剪彩以壮行色。期间,酒店刘明道董事长向任老提了一个问题:国家旅游局和旅游委员会之间有何区别。任老回答的大意是:我国旅游事业体制最初是参考前苏联的旅游行业管理体制,国家旅游局是国务院直属机关而不是全国人大批准通过的国务院附属部委。如果要成为旅游委员会,还要与文化、交通、航空等与旅游产业关联性高的行业紧密结合,旅游委员会可以是国务院委部级单位,也可以是一个比较松散联合的办公机制。

任老当年的一席话,在24年以后竟然一语成讖。2018年4月8日重新组建的文化和旅游部,让“部委制”的文旅行业融合成为现实——“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指导方针也给旅游住宿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以旅衍宿,以宿显旅”的旅宿融合发展之道。儒商任百尊的远见卓识似乎又有了一个佐证。

2、“陶陶”美食城,忘我在陶陶

1996年初,上海滩闻名遐迩的“陶陶美食城”诞生了。这座深藏在上海徐汇区绍兴路“文化出版一条街”上的西班牙式别墅,在任总的谋划下,被改造成一家与日本著名餐饮集团“伊斯丹”合作开设的“新派上海菜”餐馆,创导“低油、低盐、低糖”的本帮菜,厨房禁用味精,成为沪上人均消费最高的餐馆之一。 “陶陶美食城”也成为被誉为“中国第一美食家”任老生前留给社会业界的最后一个餐饮美食杰作。海派画家程十发弟子、锦江广告装饰公司原总经理兼室内主设计师的蔡大雄先生,曾经配合任老完成锦江旗下多个饭店餐饮的环境艺术设计项目,包括曾经在上海滩风靡一时的锦江饭店北楼12层巴蜀餐厅。这次,蔡大雄先生再次操刀主笔该项目全案室内设计,他大量运用墙壁不同色块及镜面,将这座私家花园别墅演绎成时尚而不失典雅的上海滩新派私筵会所。 

26.png

左图系改造前的“陶陶”老洋房建筑,右图系改造后的“陶陶”花园式上海菜餐厅。中图系在“陶陶美食城”开业典礼上(1996年春)笔者与任老的合照,也是与任百尊生前单独合影的唯一一张照片。

 “陶陶美食城”的建筑历史与上海滩大亨杜月笙的生活阅历有关。传闻“陶陶”的老洋房曾经是“海上闻人”杜月笙送给他四姨太的私人寓所。其实“陶陶美食城”的店名所表达的意涵并不那么确切,它“非城似馆乃餐厅”,是一座花园洋房式的新派上海菜餐厅,位于上海文化出版单位集聚的绍兴路27号。目前通过硕大的落地门窗可以透视整个花园的用餐大厅是装修改建时扩建的老洋房室内空间,包厢则在老洋房的第2-3层。整个用餐空间布局精巧玲珑,曲径通幽,仿佛时光岁月的追忆又拉回到当年任百尊从事地下特情工作的隐蔽战线年代(1945-1949),利用“锦江川菜馆”以及“锦江茶室”作掩护的峥嵘岁月及工作环境......  

27.png

左图是笔者陪同任老在“陶陶”招待山东省原副省长张敬涛夫妇餐叙后的合影(1996年10月30日);右图是笔者陪同任老在“陶陶”招待济南国际饭店业主便宴并确立委托管理合作意向中图是笔者保存的“上海陶陶美食城开幕纪念”特制并赠送莅临嘉宾的一套宜兴紫砂壶。

在“陶陶”正式开业庆典上,留下了笔者与锦派理念导师、“陶陶”董事长任百尊先生生前唯一的一张单独合影,颇显珍贵。笔者至今还保留着陶陶美食城“开幕纪念”宜兴紫砂壶茶具,锦盒内页上书写着“陶陶在我乐陶陶,陶醉人生在陶陶”的诗句墨笔,出自“陶陶”室内装饰主笔设计师、海派画家程十发弟子蔡大雄的书法笔墨。诗句的前半句源自《诗经》,其语意似乎流淌出任老晚年乐观人生、性情豁达的心境。

3、心系饭店业,笔耕不停息

1996年,时任中国旅游饭店协会会长李权中向副会长的任老约稿,任老与笔者交谈了《实现我国旅游饭店业稳定发展的四项并重方针》一文的基本观点:海外市场和国内市场发展并重;饭店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并重;饭店前台和后台并重;饭店人力资源使用和培训并重。该文核心内容表达了任老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饭店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势的基本看法。论文在《上海饭店》杂志上发表(《上海饭店》,1996年6月第2期(总第28期)。

1996年10月,任百尊与笔者在《上海饭店》杂志共同发表《中国饭店业的发展与展望——兼论都市旅游在饭店业市场条件下的新作为》(《上海饭店》1996年10月第3期(总第29期)。

在我国首部酒店教育培训案例丛书——《酒店服务180例》(1996年1月出版)、《酒店管理180例》(1997年3月出版)、《酒店营销180例》(1998年5月出版)的系列编辑出版过程中,笔者应邀参与了上述三部书的编著工作,并担任该丛书《管理》和《营销》两本书的副主编,遂请任老作序,他欣然为该丛书连续三年撰写序言并题写落款书名。

28.png

图片由任百尊题写书名的、我国首部酒店教育培训案例丛书——《酒店服务180例》《酒店管理180例》《酒店营销180例》的封面及扉页版面设计。

笔者引用任老当年为三本专著撰写序言所阐述的核心观点,以馈旅宿业界同人,共同走进任老的精神世界和旅宿理念领域,探寻来自我国第一代元老级饭店代表人物任百尊,他对现代饭店整体运作的真知灼见,包括其服务理念、管理思想及营销实践的知识脉络——“其实,本书所列举的诸多营销方面的成功案例,均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上述服务理念,并阐发为管理、营销理念。我曾在1989年撰写的《中国人如何管好饭店》一书中,把来自我国酒店业服务实践的范例总结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诚信服务’。诚者,酒店员工;信者,优质服务。有了这两条,酒店从服务到管理,乃至营销领域,就有了良性运作的基础和保证。由此而论,我以为所谓酒店服务学、酒店管理学,包括酒店营销学,都可以作一个更具体实在的定义概括,即:酒店服务、管理、营销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宾客满意学’。本书及前两部书的编著者独具匠心,通过案例剖析,形成了他们所坚持的‘一切以客人为中心设计服务、提供服务、评价服务’的编著指导思想,这也就是酒店营销、管理、服务所要坚持的基本理念”。

笔者在锦江集团总部(1985-1989)和锦华公司本部(1995-1997)的两段工作经历,保留不少任老生前的文稿资料,包括他曾经撰写的《饭店管理模式大纲》序言部分。任百尊关于管理模式在形而上哲学层面的论述,成为笔者据此理念与任老共同撰写《试论饭店管理哲学》一文的理念依据。本文标题来自任老的一份手稿启发。在关于“饭店管理哲学”的命题下,任老明确写到:“管理哲学是指导现代企业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本理论和思想,是管理的纲领和灵魂。”有鉴于此的阐述,遂在任百尊撰写的《中国人怎样管好饭店》一书中寻找理念和思想的文脉。撰文前,笔者和任老讨论过什么是饭店管理模式的基本范式及核心内容,并以笔者在海外接触到的酒店运营管理方面的文献资料作对比,便提出如下问题:海外酒店业很少有”管理模式“(Mangement Mode)一词的概念,更多的是酒店对外运营的“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简称:S.O.P.)和酒店系统内部掌握的”政策与程序“(Policies & Procedures,简称:P&P)的广泛应用,并成为海外酒店岗位培训的基本范本及案例分析依据。

任老听闻后回应道:“标准操作程序”和“政策与程序”其实就是管理模式在形而下技术层面的核心内容。解放前,上海国际饭店开业(1934年)前招生培训就编过类似的业务指导手册(以后他找出当年编印的《旅馆侍应学》送给笔者,翻看细阅大都是规范作业程序的表述,被笔者视为旅宿业界的孤本收藏至今)。在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引进国际酒店品牌,为了形象和比较直观的了解不同连锁酒店品牌的区别,往往会用“管理模式”一词来形容,还延伸到“委托管理协议”的条款中阐述。所以,管理模式,只是一个“目”(包括S.O.P.、P&P等),管理哲学才是“纲”(包括品牌理念、管理风格的),纲举才能目张。显然,任老视管理哲学为“形而上”的核心理念、指导思想等“道”的概念,那些操作规程和标准程序则是“形而下”的“器”的范畴了。

1997年6月,《上海饭店》会刊杂志发表了该协会执行会长任百尊与笔者共同撰文的《试论饭店管理哲学——来自锦华饭店管理公司的理念与实践》。其时,“锦华”输出管理的酒店物业(含培训基地)项目已达10个。该文是在任老的循循善诱和理念指导下完成的。该文发表之后,笔者代表锦华饭店管理公司进驻筹建中的上海齐鲁大酒店出任执行总经理,周邦建先生代表业主出任酒店总经理,合作双方在我国饭店业界开创了当时还很少见的一种输出管理模式“合作管理”——一种介于“全权管理”和“顾问管理”之间的运营机制。为此,周总还曾经撰文分析其理念创新与践行利弊并在《上海饭店》杂志上发表。

4、英雄终谢幕,余音犹绕耳

1997年10月27日,中国旅游饭店协会在上海田林宾馆召开“中国旅游饭店协会华东地区会员饭店总经理会议”。实际上也是我国旅游饭店行业元老级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履职到期卸任,向我国旅游饭店业界及其同仁们谢幕告别的一次业界聚会。除了任老,还有李权中会长(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周鸿猷副会长(金陵饭店首任总经理、金陵旅馆管理干部学院创院院长)、袁宗堂秘书长(原国家旅游局饭店管理司司长)等行尊领袖代表人物在主席台上就坐。

在中国旅游饭店协会华东地区会员饭店总经理会议召开之后,我国旅游饭店业的上述前辈们包括任老也就不再担任中国旅游饭店协会会长、副会长等领导岗位,接力棒将移交到侣海岩会长(时任锦江集团副总裁、北京昆仑饭店董事长)、许京生秘书长(原国家旅游局质量管理司副巡视员)等中生代协会领导层手上,协会名称也就此改为“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并沿用至今。

29.png

左图是任百尊在“中国旅游饭店协会华东地区会员饭店总经理会议”结束之际与锦江旧部、锦华同仁合影(从左至右):周邦建(上海齐鲁实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兼齐鲁大酒店总经理)、齐楚敏(上海千鹤宾馆总经理)、任百尊(上海锦华饭店管理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顾永才(华亭集团总经理)、张楠(上海锦华饭店管理公司副总经理兼齐鲁大酒店执行总经理);右图是笔者参加本次总经理会议现场留影。

就在这次“中国旅游饭店协会华东地区会员饭店总经理会议”后的一周左右,任老因肺部感染住进上海华东医院。数天后又被送进华东医院开始了近两个月的治疗,直至不幸去世。

30.png

图:《儒商任百尊》传记文学的双面扉页上印着这幅一直挂在锦华饭店管理公司暨金钟大厦任老办公室内墙上的书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任老晚年一直到去世始终挂在他在金钟大厦办公室的一副书法题词——书法引用晚清“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的诗句,由蔡大雄先生书法馈赠任老。

锦江集团成立十周年之际(1984.3-1993.3),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为锦江集团题词:“日日锦江呈锦样”——“日日锦江呈锦样”原句出自南宋杰出诗人杨万里的诗句:“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

在任老逝世后,由笔者撰编并被《世界名人录》收入的《任百尊略传》留下了如此尾声:“1997年12月11日凌晨1:30,任百尊先生因心脏病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享年77岁。12月23日任百尊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朱镕基基及中共中央办公厅等敬送了花圈以示悼念。时任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的孟建柱、龚学平,海内外各界人士约1600人参加了向任公百尊的遗体告别仪式”。

31.png

左图:上海市龙华殡仪馆暨任老遗体火化场所;中图:任老夫妇及家庭合照;右图:锦江集团党政主要领导(俞敏亮董事长等)每年上门看望慰问任老遗孀张文凤女士。

32.png

图:以董竹君女士人生经历为叙事主线的回忆录《我的一个世纪》的电视连续剧《世纪人生》剧照,该剧也留下与任百尊人生经历相关的笔墨及历史场景画面。

作为“锦江饭店创始领导者”的两位前辈长者——董竹君(1997年12月6日逝世)和任百尊(1997年12月11日逝世),两位与锦江饭店历史有着息息相关的旅宿人生,终于在《我的一个世纪》(董竹君自传)和《儒商任百尊》(任百尊传记文学),以及《世纪人生》电视连续剧的精神世界里再次相见了——两部专著及一部电视剧让后人有幸阅读并欣赏到这两位前辈曾经朝夕相处的旅宿业迹。他们先后相隔五天离开人世,也为锦江饭店的前世今生留下了他们留给“锦江系”事业后人一笔无法估量的精神财富。

《任百尊同志生平介绍》作为来自上级组织为其“盖棺定论”的悼文,是一份比较严谨、比较准确的概括了任百尊同志一生的史料文献。在笔者研读上述任老生平简介时,字里行间渗透出如下或岁月久违或孤陋寡闻的资讯信息,并按照“生平”和“评价”两个部分展开,以馈旅宿业界同仁学棣们分享:

一、关于“生平”部分:任百尊先生是1944年11月先参加新四军,然后在新四军三师(时任师长黄克诚开国大将)城工部(新四军军委会城工部部长刘长胜,上海解放前系中共地下党上海市委书记)暨党组织安排下返回上海开展地下工作,建立“联络点和地下交通站”。在《儒商任百尊》和《我的一个世纪》(董竹君自传)等书籍文献中获悉,与任百尊同志当时从事地下革命工作作为掩护的相关企业单位有:锦江川菜馆、美文印刷公司及锦华进出口贸易公司等。

二、关于“评价”部分:首先是对任百尊在事业工作上的总体评价:“兢兢业业,严谨细致,刻苦钻研,不断创新”。体现了作为我国第一代饭店人领袖人物在从外事内宾接待服务转向旅游涉外服务的时代大变迁下,“兢兢业业”的“店小二”定力和“不断创新”的“事业家”精神。

悼文尤其是对任百尊先生担任锦江集团总经理期间(1984年4月-1988年8月)的成绩做出了十分中肯的评价,——任百尊先生“在任上海市锦江(集团)联营总经理工作期间,他抓住机遇,大胆创新;在引进外资上勇于开拓;在多元化经营上锐意进取;在跨地区和跨国发展上大胆实践,为锦江集团形成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经营格局奠定了基础。任百尊同志为锦江集团的崛起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博学多才、勇于探索;对党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对事业忠于职守、忘我工作;对自己严格要求、廉洁奉公;对同志真诚相待、平易近人。任百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位好党员,锦江集团的一位好领导,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任百尊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尊敬的老领导。他的逝世是锦江集团的重大损失,也是上海饭店旅游业的重大损失……”。

关于任百尊先先生在我国旅宿行业以及锦江集团的历史定位問題,笔者遂以如下逻辑三段论演绎归纳之:

 ——大前提:《儒商任百尊》之“序言”作者汪道涵,以及“跋”作者严祖佑對任百尊的评价:“亦官亦商的事业家,亦儒亦商的企业家”;邓小平1985年参观锦江旗下上海龙柏饭店時评价任百尊是“我们改革开放的企业家”;

——小前提:1997年12月23日任百尊遗体告别仪式上的《任百尊生平介绍》的官方评价:“任百尊为锦江集团的形成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经营格局奠定了基础……为锦江集团的崛起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上海饭店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结论:任老百尊先生作为中国第一代旅宿人的泰斗级代表人物和上海旅游饭店业的行尊元老级領袖翘楚,是锦江饭店的创始领导者、锦江集团的创业奠基者、锦派事业的创新守护者。

5、旅宿与美食,思想在延续

任百尊逝世两年后的1999年2月1日,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任老生前作为主编的中国首部《中国食经》。《中国食经》是任老晚年案头的最后一部专著,遗憾的是他只看到了“编著进行时”,而没有看到“出版完成时”。 

33.png

图:1999年2月,由任百尊担任主编的《中国食经》在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

让该书主编任百尊先生再次成为我国饭店业与餐饮界聚焦的元老泰斗而不负“中国第一美食家”的美誉及回声。《中国食经》全书180万字,系我国规模最大的烹饪百科全书型美食辞书。该书分《综论》、《食史篇》、《食论篇》、《食艺篇》、《食珍篇(上)》、《食珍篇(下)》、《食养篇》、《食俗篇》、《食礼篇》、《食事篇》、《食典篇》11篇,以及《中国烹饪大事记》、《历代(商至民国)名厨》、《中国烹饪教育机构》、《历代(夏至民国)名菜及其起源》、《右代(原始社会至民国)名点及其起源》、《主要名菜馆及其起源》、《中国烹饪社会团体和组织》、《中国的烹饪教育》、《中国现代食书名录》等11个附录,《食经》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烹饪的起源和发展。其纵向走势自考古发掘“北京人”用火熟食开始,按各个历史时期,循序论述。如《食史篇》突出烹饪的历史进程;《食论篇》论述各历史时期名人名著对烹饪发展的影响;《食艺篇》论述刀技、火侯、调味等厨艺的发展;《食珍篇》论述名菜、名点的起源、发展和传说轶事等等。

如果说有所遗憾的话,就是任老晚年心系《中国食经》,身缘餐饮美食,临终并没有看到这本巨著的诞生。但是他作为《中国食经》的首议推动者和主编作者,该书在他身后如期问世,也是对他老人家在天之灵的莫大安慰。《儒商任百尊》一书在他生前问世,让旅宿同人们得以掩卷杼怀,欣慰为任老为之奋斗一生的旅宿行业尤其是锦江事业“盖棺定论”;《中国食经》(全书1000多页、180万余字)在他身后问鼎业界,已经成为任百尊荣膺并无愧于“中国第一美食家”的物质与精神遗产。

跋语:“中国酒店名人堂”传来的天籁余音......

在任公百尊先生逝世后的第26年——2023年11月26日,我国旅宿业界传来设立“中国酒店名人堂”的讯息。被“名人堂”评审委员会评价为“中国首家现代酒店集团的创办者”——任百尊先生与其他四位行业前辈:“开放之花的培育者、中国酒店产业的奠基人”庄炎林(國家旅遊总局原副局長、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原副主任)、“在潮涨中激流勇进,令人敬仰的酒店外交战士”侯锡九(北京旅游局原副局长)、“中国酒店与国际接轨的推动者”章新胜(原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现代首位酒店职业经理”杨小鹏(中国旅游饭店业原副会长、广州白天鹅宾馆原总经理),成为首批入选“中国酒店名人堂”的行业领袖代表人物。任老的在天之灵在“中国酒名人堂”可以遥安宿慰了!在此,引述《酒店评论》的相关报道作为文献资料补遗如下:    

图:中国酒店名人堂第一批走进荣誉殿堂的五位元老级功勋人物(从上至下右)——庄炎林、侯锡九、任百尊、章新胜、杨小鹏,他们的英名业迹已经永远镌刻在我国旅宿业界的历史丰碑上。

 “11月16日,中国酒店名人堂揭幕仪式暨首届颁奖典礼在中瑞酒店管理学院成功举办。五位酒店功勋人物庄炎林、侯锡九、任百尊、章新胜、杨小鹏进入中国酒店名人堂。

39.png

图:2023年11月16日,“中国酒店名人堂”颁奖典礼隆重举办,原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局长发来贺词。

40.png

图:(从左至右)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秘书长辛涛长、中瑞酒店管理学院院长高松涛、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润刚、原国家旅游局人教司副司长肖潜辉、教育部原副部长章新胜、中国旅游协会会长段强、原国家旅游局监督管理司司长李任芷、原北京市旅游局副局长侯锡九家属代表侯宇昂、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副会长戴雪英等。

41.png

图:任百尊等行尊领袖前辈被正式推举入选首届“中国酒店名人堂”发布现场。

  “中国酒店名人堂不仅受到行业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领导们的关心和期望,原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先生发来贺词,由衷地祝贺中瑞酒店管理学院创办的“中国酒店名人堂”正式揭幕,并肯定了“中国酒店名人堂”的设立初衷,即铭记中国酒店名人们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同时也将激励更多的后来者去创造更加灿烂的业绩,为现代化国家建设再立新功。

 “中国酒店名人堂”已经为任百尊留下一座永恒的纪念丰碑,而《中国饭店业世纪风云录》文献史册又已经向他走来......

42.png

作 者

张 楠(Oscar ZHANG)

资深旅业策划人、酒店运营专家,1981年大专毕业于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财务管理专业;1989年本科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政史专业(函授),获文学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课程,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EMBA)。现任中国酒店论坛组织主席、中国旅游住宿业论坛暨金光奖创始人,锦派国际酒店商学院院长、《酒店同期声》杂志编委会主任、广州锦派酒店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内数家旅游院校兼职\客座教授;曾任世界金钥匙酒店联盟企划顾问及检查官、金陵酒店管理集团高级顾问、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第六、七届理事等。曾作为副主编参编我国首部酒店教育培训丛书《酒店营销180例《酒店管理180例》《酒店服务180例》,在国内旅游报刊杂志发表论文180多篇、近百万字。其从事业旅业及饭店工作近45年,个人事迹已被收入《中国旅游饭店贡献人物卷》《中国专家人名辞典》等辞书文献。